葉挺鋒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學習物理不僅可以獲得認識物質世界的知識,還可以學到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學會動腦思考和動手實驗,進而解決實際問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物理教師抱著多練題、多背筆記、少浪費時間做實驗的思想進行教學,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另一方面,造成以學生的“學”為主導的教學過程發(fā)生了失衡,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和抽象思維的建設,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產生了負面影響,間接地導致了教學有效性的失真。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行,教師的教學目標由以提升學習成績?yōu)橹鬓D變?yōu)橐耘囵B(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在此背景下,筆者對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先分析了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意義,接著提出了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一)優(yōu)化課程建設
要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結合各個年級的教學目標,依據(jù)每個年級的實際情況,剖析學生的學習需求,明確各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掌握學生的思維模式、認知水平、知識儲備等情況。這樣教師就可以精準地解決教學目標設定不清晰、過高或過低的問題,因此能設置一個更加合理的教學目標,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對課程建設進行完善、優(yōu)化[1]。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帶領學生探究物理學科的起源、發(fā)展、經過是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物理知識死記硬背。在以素質教育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三)深化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及人才結構的變化,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保證當下的教學質量,又要積極研究新的教學模式,重點關注教育信息化、學科培養(yǎng)全面化等內容。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把不同層面的教學任務當作重要目標,把提升教學有效性當作課程改革的基礎,使教學改革工作深入地推進下去[2]。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優(yōu)化授課的方法、創(chuàng)新授課的方法是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舉措。教育工作者要在授課中要將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出發(fā)點,結合一些物理內容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知識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和價值。比如說在進行電磁感應等一些相關的授課時,老師就可以結合一下物理教材的特征和學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識,將之前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的授課方式變?yōu)橐I學生他們自己去自主學習實驗的授課模式,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按照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一些小組之間對電磁感應一些問題的研究,經過一些實驗的操作,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從而就可以得出結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物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可以更好地對新時代的初中物理授課進行優(yōu)化,加強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二)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教學,在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分類,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同時包容學生存在的問題,在教學時以此為依據(jù)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促進生生、師生間的合作,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課堂的無趣狀態(tài),使課堂更具活力。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供各小組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多種答案,雖然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答案都是正確的,但是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在積極參與討論,這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才能積極投入物理學習中。教師巧妙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既能使學生明確當堂課的學習目的,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其大腦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并且提出更有探究意義和創(chuàng)造性意義的新想法。例如,在探究“聲音具有能量”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學道具――一根點燃的蠟燭、一個發(fā)聲的音響來完成這個實驗,使正在發(fā)聲的音響對著蠟燭的燭焰。學生會觀察到燭焰在“跳舞”。這個探究過程操作簡單,易上手,安全系數(shù)高,學生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能快速理解知識,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改進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教師應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不要太難,也不要過于簡單,面對不同的學生要設計不同的問題,并且問題要具有引導性,由簡單到復雜、由小到大、由近到遠[3]。
(四)建立一個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體制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老師要建立一個全面的、科學的授課評價體制,對學生的評價不能把考試當作是唯一的評判標準,要豐富評價體系,不僅僅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是要實行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比如說在一堂課上完之后,老師要對學生這堂課的掌握狀況、學生的學習狀況、參與的積極性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判,同時還要讓學生對老師的授課方式、授課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只有建立一個雙向的全面的科學的評價體制,才可以更好地形成教育反思,為接下來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個參考標準,使授課工作可以更好地進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結論: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式,利用多方面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通過對多種舉措的綜合應用,充分點燃初中學生在當前的物理學習中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教學活動中來,提升學生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此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提升,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戴蔚勤,倪敏.實施教材統(tǒng)整,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物理教學,2012(01):33-35.
[2]周子茂.淺議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學與實施素質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960.
[3]吳昊.科學教學中滲透STS教育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