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希
西北大學
在我國的傳統(tǒng)小說創(chuàng)作當中,主要使用第三人稱視角表現(xiàn)宏大敘述,注重表述完整的故事,和人物保持較遠的距離,產生了具有獨特價值的說書藝術。從五四以來,第一人稱敘述開始在新文學作家的創(chuàng)作當中體現(xiàn)出來,并砸八十年代以后再次興盛。第一人稱視角能夠更加切合地表現(xiàn)人物內心,更加接近文本,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第一人稱敘述當中,敘述者同時是人物本身,是故事的直接參與者,通過人物內心世界的表露來抒發(fā)敘述者的聲音。第一人稱視角主要依靠情緒來推動小說的進一步發(fā)展,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代入情感,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九十年代以后,作家的創(chuàng)作受到西方創(chuàng)作理論的進一步影響,余華、殘雪等先鋒作家紛紛開始通過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視角的相互轉換來拓寬小說文本藝術的邊界,遲子建也受到了影響,試圖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來思考敘述技巧,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敘述風格。
遲子建小說創(chuàng)作當中大多運用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僅《不要問我從哪里來》全文使用第二人稱視角寫作,更多的是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的復合使用,不同的人稱視角發(fā)揮著不同的敘事功能,帶來不同的審美價值。不同敘述視角的選擇既受到作家本人的創(chuàng)作經驗影響,也受到整個文本敘事需要的影響。《額爾古納河右岸》主要是作家的自述,因此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稱視角,小說《北極村童話》、《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爐火依然》等作品都是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敘述的。第三人稱敘事視角向來為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小說所沿用,契合了古典小說表現(xiàn)帝王將相英雄傳奇的藝術需求,遲子建的小說《偽滿洲國》、《秧歌》、《逆行精靈》、《白雪烏鴉》都采用了第三人稱視角。遲子建的小說創(chuàng)作靈活地調遣多種敘述視角相互混合、相互轉換,敘述視角的選擇隨著敘述功能的需要而發(fā)生變化,或者體現(xiàn)整體的事件,或者體現(xiàn)特定的人物,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敘述風格。在作品《竹林中》、《晨鐘響徹黃昏》、《報恩記》等都體現(xiàn)出了靈活多變的復合敘述視角。復合敘述視角既包括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重疊使用的混合視角,也包括以章節(jié)為單位的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相互轉移。
在《穿過云層的晴朗》當中,第一人稱視角是一只狗,狗的眼光恰恰體現(xiàn)出了隱藏在他人嘴臉之后的真實人性,更加深刻地表現(xiàn)出人性的丑惡,也反襯出特殊年代溫情的不易,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在《偽滿洲國》中,第三人稱敘述視角可以為讀者展現(xiàn)清朝末代的底層人物群像,描述了掙扎苦難的生活狀態(tài),同時也通過第一人稱視角來帶領讀者了解末代皇帝溥儀的痛苦和懦弱,二者的對比極具諷刺意味。在《晨鐘響徹黃昏》當中,前三章的敘述體現(xiàn)了宋加文和妻子離異的平淡生活,直到第四章宋加文兒子視角的介入,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平淡生活隱藏著骯臟的人性,也最終揭露出繼父偷情的事實,揭露了宋飛揚的真正死因,體現(xiàn)了兒童世界的天真無邪和成人世界的虛偽粉飾。
另外,多種敘述視角的復合可以促進對于同一事件的多角度觀察,也可以為文本帶來復合的立體效果。外部視角具有客觀性,但是內部視角可以補充人物的內心活動,二者的結合讓讀者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事件的原委和人物的思想情感,了解人物行為的內在動機,增強文本的戲劇性,達到一種陌生化的效果。但是也應當注意到,合理的視角轉換能夠帶來獨具一格的審美特色,但是一旦在技術上處理不當,將會直接引起讀者閱讀的障礙,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產生疑惑感和累贅感。例如《晨鐘響徹黃昏》不僅有第一人稱敘述和第三人稱敘述的視角轉換,還有不同人物之間的敘述視角流轉,不同的人物視角表述著不同的案件,其中還有相互矛盾的畫面和證詞,提高了讀者的閱讀難度。
文學作品當中的留白效果主要指的是通過敘述技巧的應用而為讀者帶來想象的空間,讓讀者眼神感悟和思考。遲子建也比較得心應手地通過不同人稱敘述視角的轉換來營造小說中案件的撲朔迷離氛圍,帶給讀者想象的空間,并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增強戲劇性的張力,讓讀者更加深刻的體會人性,帶給讀者悠長的余味。在小說《懷想時節(jié)》當中,首先通過“我”的視角表現(xiàn)不能生育的“我”和丈夫一起收養(yǎng)女兒,并且雇了一位林姓保姆來照顧女兒,當林姓保姆到來后,作家就將敘述視角轉向林姓保姆,敘述女兒長大懷疑身世并最終客死他鄉(xiāng)的故事,然后再通過“我”和丈夫吵架的視角回憶女兒生活的情景,通過視角的轉換讓讀者了解女兒的生活和成長歷程。在《白銀那》當中,作者首先通過第三人稱視角交代漁汛的背景,然后利用女教師的日記作為第一人稱敘述視角來敘述事件后來的情況,并審視漁民的所作所為,最終呈現(xiàn)完整的矛盾原委。
從遲子建小說創(chuàng)作的敘述藝術來看,她的藝術成就不僅僅局限于兒童視角、動物視角等的應用,更加體現(xiàn)在人稱視角的靈活變換上,通過復合敘述視角的應用,體現(xiàn)出遲子建精湛的敘事藝術,表達作家深刻豐富的思想情感,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審美意蘊,增強了文本的表現(xiàn)層次和戲劇性的張力,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第三人稱視角可以增強敘述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第一人稱敘事視角以獨特的眼光帶領讀者走入真實的現(xiàn)場,遲子建的小說或者由作家本人來講故事,或者由故事中的人物來講故事,不同敘述視角的應用和轉換可以使得小說的文本產生陌生化的效果,帶給讀者獨特的閱讀體驗,增加小說的藝術張力,深化了小說的主題內涵,為當代文學的扇面增添了不可代替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