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摘要: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發(fā)展完好,外部世界會極大的影響到學生個人成長的方向。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在日常學習中是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人,班主任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要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特點,分析學習中在小學階段可能會存在的心理問題,班主任就要積極作為采取有效措施來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心理問題,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應對措施
[正文]新時代國家強調要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各項能力的成長。在這時,教師所承擔的就不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任務,更重要的教師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班主任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對于班級的主導作用,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特點以及心理發(fā)展狀況的同時,積極的應用心理學相關手段制定應對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內(nèi)心的困惑,這是新時代實行素質教育對教師的新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促進學生能夠更好成長的需要。
一、學生常見的幾種心理問題
1.1 學習疲勞
學習疲勞和很多因素有關,例如學習時間過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身體狀況不好或者是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疲勞的感覺。在小學階段,學生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作業(yè)任務,在學校當中經(jīng)過了一天的學習,晚上回家好不容易可以放松,卻面臨著大量的作業(yè),極大的擠占了學生的休息時間,沒有實現(xiàn)勞逸結合。為了更好的預防疲勞心理,班主任應該積極作為和任課老師進行及時的溝通,為學生制定更為合理的課程安排,同時任課老師應該采取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充分的帶動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還要對作業(yè)任務進行簡化,盡量不要給學生留反復抄寫知識點的作業(yè)。
1.2 厭學心理
家長都很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當學生參加完考試后,家長會立馬問學生成績,并且還會將學生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這樣的現(xiàn)象會讓學生很厭惡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是提不起積極性。在課堂上他們會不愿意參與教師的課堂活動,在講臺下會東張西望、打瞌睡或者是與人說話。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班主任應該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當中的表現(xiàn),要和家長共同努力,積極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更好的明白知識就是力量,可以采取給落后的學生輔導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增強對學習的自信心。
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 將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開班會晨會的機會,帶動學生開展各種文化、體育和學習名人的活動,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帶動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當中獲得更多感受,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塑造心理品質。同時班主任還要協(xié)助學校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講座的開展,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認識到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讓他們能夠更加清楚的去審視自己的問題。教師要對學生所提出的共性的心理問題進行集中解答,以幽默的語言來為學生講授一些簡單的心理保健方法,在講授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對于他們發(fā)展的重要性,必要的時候班主任還可以舉一些名人的例子,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yǎng)心理素質。
2.2 堅持個別談心和輔導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他們會面臨著不同的心理問題,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不能以同樣的方式來應對所有的學生。為了更好的帶動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班主任必須積極的落實個別談心與輔導。對于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在課下的時候找到他,然后以朋友的方式和他談心,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關心,班主任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將自己內(nèi)心的疑惑以及不良情緒表達出來,同時教師還要積極的對學生進行開導,幫助學生分清利害關系,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與負擔。有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可能比較嚴重,很難依靠班主任的一次談心來徹底解決,這時候班主任要善于等待,要給予這樣的學生更多的關注,時不時的進行一次談心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通過持續(xù)性的關心讓學生慢慢的卸下心防。有一些學生會因為成績過差而產(chǎn)生心理問題,班主任可以在課下時間為其進行單獨的輔導,對其進行知識點的針對性講解,幫助其更好的趕上其他人。
2.3 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
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在學生成長的過程當中,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積極的利用同盟者的力量。不論是班主任還是家長,他們最終的愿望都是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二者擁有著共同的目標,因此在過程當中可以積極的進行合作。班主任要和家長加強聯(lián)系,讓家長了解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明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離不開文明愉快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認可也會極大的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班主任要積極的引導家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讓家長更好的認識到成績,并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每個人所擅長的方向是不一樣的,家長要更好的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且對其進行表揚,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質。班主任還可以及時的將學生在學校當中的表現(xiàn)和家長進行匯報,讓家長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當中的行為,可以幫助家長更好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為和諧穩(wěn)定的氛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教學工作,班主任必須要充分的明確自己在班級管理當中的重要地位,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對于學生成長的獨特作用,在日常管理工作當中要更好的關注學生,及時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生的情緒變化。同時班主任必須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從教學實踐中總結更多的經(jīng)驗,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幫助學生更好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能夠獲得更為長遠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浪.論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班主任工作中[J].大觀周刊,2019(12).
[2]劉付秀云.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工作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