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
【摘? 要】語文科目是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而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查,也是對學生語文能力評估的有效方式。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就是本文主要分析研究的內(nèi)容,希望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8-0143-02
Research on Composition Teaching of Improv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Core Literacy
(Urumqi No. 50 Middle School,China) LI Hui
【Abstract】 Chinese subjects are the key subjects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they are also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learn other subjects.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is an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ability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evaluat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bility in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t is hope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re literacy; Composition teaching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必要性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能力,助力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創(chuàng)新,同時學生語文素養(yǎng)能力的提高,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學生的作文教學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這和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要求的教學目標一致,因此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文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在現(xiàn)階段學生語文作文教學的模式,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按照語文教材中給出的作文題目,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還有的教師給學生提供的寫作素材都是固定的,還會固定學生的寫作方式,讓學生按照教師的統(tǒng)一標準寫作,使學生在作文創(chuàng)作時,缺少自己的特色,使學生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和美感可言。教師給學生固定的寫作模式,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嚴重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阻礙作文教學的發(fā)展。
(二)作文教學不被重視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影響,教師還沒有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只是注重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減少了對學生的作文教學時間,使學生只有在考試時才能接觸寫作,大大減少了學生寫作的機會和時間,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時期正是學生思維活躍的最佳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而教師往往忽略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使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降低,這都是由于語文作文教學沒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使學生寫作能力一直無法有效提升。
(三)學生沒有掌握寫作方法
由于小學生目前的語文基礎薄弱,學生的寫作機會也相對減少,學生的寫作也沒有得到具體的指導和鍛煉,沒有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從而對寫作失去興趣。學生寫作能力沒有得到有效鍛煉,也會影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因為學生缺少運用語文知識的機會,就會不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只是認為學習語文知識就是為了多認識一些漢字,沒有感知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學生缺少對語文詞句的運用機會,必然會造成學生寫作能力的降低,從而影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
(四)課堂教學缺乏溝通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單一地對寫作要求重復講解,沒有具體了解學生在寫作時遇到的問題,師生之間缺少交流,而小學生年紀尚小,還沒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小學生也不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加上學生當前的語文基礎不扎實,對語文知識積累過少,加大了學生學習寫作的難度,而教師在教學時一味地講解,而不去了解學生寫作的問題所在,使學生不能突破自己遇到的寫作瓶頸,即使教師講解更多寫作技巧,學生也不能完全理解吸收。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研究
(一)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
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模式,增加學生運用語文詞句的機會,讓學生接觸更多語文知識,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比如,在寫《我的心愛之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事物,讓學生分組討論,描繪自己喜歡的事物,說出自己喜愛之物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將喜歡的事物以繪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進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彌補學生對該事物認識不足的缺點,從而在寫作時,讓學生將喜愛事物的特點充分地描寫出來,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喜歡這項事物,這項事物對自己有什么意義,從而使最終完成的文章讀起來有主題、有新意、也有內(nèi)涵,為學生梳理寫作思路,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讓語文作文教學得到了有效性落實。
(二)正視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讓學生的寫作風格別具一格,從而在作文學習中取得一定成績,告訴學生寫作不僅僅是模仿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還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要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
(三)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在學生寫作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比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為重要。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語文基礎知識積累量也明顯不足,所以在教小學生寫作時,教師要注重寫作方法的教學,使學生能快速掌握寫作的技巧,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同時,幫助學生鞏固語文基礎知識,讓學生在練習寫作時也能有法可循,增加寫作的自信心。教師在教授學生寫作方法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要讓學生積累閱讀過程中的優(yōu)美詞句,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和積累習慣,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創(chuàng)作的文章讀起來有內(nèi)容、有美感,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寫作方法,從而鼓勵學生在寫作時模仿,進而慢慢地掌握更多寫作方法。
(四)增加實踐,培養(yǎng)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
在學生寫作練習中,教師要注重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感知身邊的人情冷暖,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告訴學生所有文章的創(chuàng)作都是源于生活,從而引導學生在寫作時,加入自己對生活的感知。比如,在教授《落花生》這篇文章時,文章中介紹了花生的許多優(yōu)點,最終上升到了人的品德方面,從文章內(nèi)容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并且通過簡單的事物提取深刻的人生哲理,最終升華了文章內(nèi)涵,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要讓學生注意感知生活中的人和事,進而在寫作時加入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進一步升華文章內(nèi)涵,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教師要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引起足夠重視,通過開展各種作文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幫助,促進我國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永蘭.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研究性寫作教學策略[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09).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