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競
【摘? ? 要】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變化和創(chuàng)新。在教育當中,通過對移動智能終端(以下簡稱iPad) 的運用,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iPad的輔助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本文主要針對iPad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移動智能終端;小學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9-0141-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Longcheng Primary School,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CAI Ji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ople's lives and learning have also been greatly affected, bringing new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to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education, the use of mobile smart terminal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Pad)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With the assistance of iPad,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use of iPad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 Mobile smart terminal;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一、利用iPad提升學生的音樂興趣和鑒賞能力
在小學的音樂課程教學當中,鑒賞和學習音樂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是提升學生鑒賞水平和對音樂內涵理解的重要途徑。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在以往的音樂教學當中,很難實現讓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整體欣賞和體會,無論是課堂時間的限制還是教學資源的限制,都對音樂課堂教學的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更加無法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也無法做到有效的體會。iPad在音樂教學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課前對相關的音樂知識和作品進行收集和了解,學生還能對作者的經歷和背景有更加詳細的認識。同時,學生還能在iPad的協(xié)助下實現對教材音樂作品的賞析和預習,從而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體驗和感悟。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對音樂作品有深入的了解,還可以對其進行探究和賞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豐收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先運用iPad搜集和查閱歌曲的背景和相關資料,從而讓學生了解到豐收歌所表達的是勞動人民在豐收季節(jié)的喜悅之情,特別是學生在對音樂作品的欣賞過程中,能讓學生對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意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了解。當學生對音樂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課堂教學中學生就能夠通過教師對歌曲的講解,對音樂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體會,還能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體會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從而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在情感上能夠產生一定的共鳴。
又如,在《絲綢之路》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對絲綢之路都不了解,也不懂得絲綢之路的由來,若學生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歌曲的學習,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到歌曲要表達的情感。而iPad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背景進行了解和認識,學生通過查閱絲綢之路的資料和相關的歷史事件,能夠了解張騫開辟絲綢之路所經歷的艱難險阻,感受其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明確張騫所體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更加深入地了解絲綢之路的價值和意義。學生了解絲綢之路的相關資料之后,就能在音樂作品的學習當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作者表達的含義有更加深入的體會,從而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
二、利用iPad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教學中也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在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運用 iPad 來開展小學音樂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音樂,是提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水平,使對音樂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學習,教師通過對知識的講解來實現教學任務的達成,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將 iPad運用到音樂教學當中,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平臺,還能使教學方法更加靈活,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音樂教學主要是對聽唱相關技能的講解,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課堂的方式進行傳授,必須有教師和相關的樂器才能開展教學活動。但是iPad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更符合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突破了課堂教學的限制,促進了音樂課堂教學的豐富性。
例如,在《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采取集體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時間的限制下,無法實現對每位學生的指導,從而學生對歌曲的掌握程度也不盡相同。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iPad進行歌曲的練習,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來自主選擇學習進度,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還能實現對音樂作品的自主學習和鍛煉,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三、利用iPad提升學生的樂器認知能力
小學生的樂器認知能力對音樂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的學習當中都不具備相應的樂器,從而導致音樂教學無法呈現真實的樂器,學生對樂器的認識也有所欠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對于樂器的講解不夠充分,再加上教學設備和課堂時間的影響,無法做到讓學生實際演奏樂器。缺乏樂器教授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還降低了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實際體驗。通過 iPad 來進行樂器教學就能很好地彌補這一問題,學生利用 iPad能夠對樂器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不僅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還滿足了音樂教學的要求。
例如,在豎笛練習的教學中,由于學校的豎笛樂器有限,只能通過教師示范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不能做到對樂器的實際操作,更加不了解豎笛樂器具體操作情況和發(fā)音情況。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對iPad中庫樂隊App的運用,將iPad變成豎琴,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近距離地感受豎笛所發(fā)出的聲音,感受樂器的具體操作步驟。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 iPad來指導學生進行音樂作品的演練,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的操作當中對樂器有更加深入的體會和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樂器認知能力。
四、利用iPad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面臨一定的挑戰(zhàn)。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音樂教學通常都是采取教師示范和講解,學生模仿和被動接受的方式進行,學生無法做到對音樂的有效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新,再加上教學設施設備和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無法有效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和創(chuàng)造教學,從而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而iPad在音樂教學中運用,不僅能夠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還能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相應的支持,學生可以通過iPad結合相應的軟件進行創(chuàng)作,使學生能夠切實編寫和創(chuàng)造音樂作品,從而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
五、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和學習中的廣泛應用,移動智能終端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給教育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通過對現代化工具的利用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為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保障和基礎。
參考文獻:
[1]秦梅. 移動終端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2]王小剛.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會化音樂存在方式及其立美研究[D].廣州:星海音樂學院,2016.
[3]陶坤. 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小學音樂學習資源設計與實現[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