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余
摘 要:在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下,我國對學生的教育重點以及教育方式都應該適當結合時代的發(fā)展方向而進行調整,幫助學生能有更合適的學習方式,也能有更加舒服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教師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對古詩詞進行分類,讓學生能對同一類型的古詩詞進行共同學習,以及為學生根據詩詞的具體情境和表達情感,而營造合適氛圍,選用合適音樂,幫助學生記憶詩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本文針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古詩詞的教學而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引言:
古詩詞是古人通過寄情于景以及寄情于物等方式,將具體的情感和思想轉化為語言優(yōu)美的詩句,為后人流傳。是我國上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產物,也是在歷史洪流中留下的為數(shù)不多能讓我們與古人進行跨時代交流的產物,所以,在這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的學生更應該用心感受古詩詞,用腦背誦古詩詞,感受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
1、分類古詩詞句,同類型一起學習
教師可以在幫助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運用把古詩詞進行分類的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理解程度的目的,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范圍,提高幼兒學生的古詩詞接觸范疇,也能讓幼兒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豐富自身涵養(yǎng)。
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第八課《靜夜思》時,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理解古詩中表達的情感和描繪手法,讓學生能通過釋義靈活背誦古詩詞。首先,題目《靜夜思》的意思是作者在寂靜無聲的夜里由于周圍的情景而產生的一些思緒。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边@句中描寫的是今晚那明亮的月光透過窗戶紙灑在床前,遠遠看著就像是地上有一層白霜。第二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钡囊馑际恰拔摇比滩蛔√ь^,遠遠的去看那月亮,我又低下頭來沉沉的思考,我心中更加思念我那處于遠方的故鄉(xiāng)。在這詩中,需要學生注意并且掌握的詞語釋義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疑”,釋義為“好像”,第二個就是“舉頭”,釋義為“抬起頭”。
在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了古詩詞的釋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后,教師可以尋找一些具有相似之處的詩句,引導學生進行背誦,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例如,唐朝詩人李維所作的古詩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的一開頭就描寫了身處異鄉(xiāng)的窘迫和生活的不易,特別是在闔家團圓的節(jié)日,自己卻不能回到家鄉(xiāng)與家人團聚,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天,在遙遠的地方知道兄弟們都會登高望遠,但在最后,卻會發(fā)現(xiàn)遍地插滿了茱萸,就少了“我”一人。同樣表達了非常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與《靜夜思》一同背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保證學生的背誦質量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
2、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近距離感受詩篇
在教師正確運用合適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營造合適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更舒服的環(huán)境中去用心感受知識,用腦記憶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可以為學生營造具體情境,讓學生能在情境中近距離感受詩篇,體驗詩人的具體情況,也就更便于學生理解詩人的表達角度和描寫思路,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第十二課《古詩兩首》時,對其中的兩首唐朝詩人白居易《池上》和宋朝詩人楊萬里《小池》的古詩進行理解和背誦。這兩首詩描寫的是同一種事物,即為池塘和周圍的人物以及景物的連接。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相關網絡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能站在詩人的角度去感受景物的魅力,能有利于學生剖析作者“進入”池塘描寫的角度以及對池塘形象的刻畫手法,更加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真實的感受,讓學生能在背誦詩詞時,也能在腦海中有具體的景象,方便學生正確快速的記憶詩句。
3、通過古詩新唱,運用其旋律記憶
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運用現(xiàn)代合適音樂進行“古詩新唱”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背誦熱情,讓學生在具象的音樂節(jié)奏中正確記憶古詩詞的短語和文字,保證學生背誦的正確率。在學習六年級下冊的《浣溪沙》時,就可以運用古詩新唱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
這首詞表達的是作者通過景色的雅淡凄美,以景寄情,表達作者在政治場上的失意,以及自己不放棄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這首詞的具體意境是比較悲傷淡雅,但在詞的最后又是比較令人振奮,激勵人心的情緒,所以教師應該選用合適詞句的音樂,讓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在音樂旋律中對詞句進行正確記憶。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通過將古詩詞進行分類的方式,幫助學生能在學習同類型古詩詞時,效率更高,也能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豐富學生知識涵養(yǎng),還可以通過在課堂中與學生共同感受古詩詞的表達情感,而選擇合適的音樂,幫助學生正確清晰的記憶知識,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營造合適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與古詩詞有關聯(lián)的具體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古詩詞,感受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從小培養(yǎng)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李玉清. 關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48.
[2]王玉靜. 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以古詩詞教學為例[J]. 西部學刊,2020,(22):113-116.
[3]韓冬冬.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滲透策略探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270.
[4]王華麗.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策略[J]. 華夏教師,2020,(1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