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斌
摘 要: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實驗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初中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生物教師的重視,但在具體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生物教師的重視。為此,初中生物教師要強化實驗教學,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初中生進行探究,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習規(guī)律,真正實現(xiàn)生物“為我所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09
生物實驗是初中生物課堂理論知識教學的重要補充,在生物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生物教學的基礎,也是深入理解生物知識的重要方法。長期以來,廣大生物教師為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做了很多理論和實踐上的嘗試,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了實驗的有效開展,影響了初中生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甚至影響到了初中生物的整體改革。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生物實驗的重視,充分發(fā)揮實驗對課堂理論教學的輔助作用,增加初中生的參與度,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實驗形式,給初中生提供充足的發(fā)揮空間,幫助學生從實踐中獲取新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先分析生物實驗存在的問題,進而探討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途徑。
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
雖然我國提出素質教育理念的時間已經(jīng)很長,但仍有很多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上不進行轉變和創(chuàng)新。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應試教育思想依然存在,很多初中生物教師很難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過分注重課本理論的灌輸,忽視了生物實驗的重要作用。把實驗課上成了生物知識的講解課,教師只管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只能在下面一味地聽,教師和學生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學生根本沒有實驗操作的機會,實驗教學也就成了表面文章,難以得到真正落實。
(二)硬件設施不完善,缺少實驗條件
在一些初中學校里,對生物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充足的資金投入,以至于很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實驗室,即使有實驗室的基本設施也不完備,在實驗器材、實驗藥品的配備上有很多不足甚至還存在著實驗藥品過期的情況。硬件設施的不完善難以支撐所有學生的實驗操作,導致很多生物實驗只能由教師演示完成,學生沒有實際操作的機會。生物實驗室里沒有多媒體設施,有些不能在實驗室操作的實驗連演示都無法實現(xiàn),打消了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學生對生物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只能死記硬背,使學生在生物實驗的認知上存在盲點,實驗教學形同虛設。
(三)學生對生物實驗不重視,學習興趣低
長期以來,對待初中生物實驗的考核方式大多以紙筆考查方式為主,這使很多學生誤認為生物實驗不重要,對實驗的學習完全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沒有考慮到學以致用。因而,很多初中生在實驗課上不愿動手,即使動手也是按照課本的實驗步驟機械地進行操作,不去主動思考,只是為了完成實驗而實驗,實驗過程沒有創(chuàng)新,對實驗結論也沒有深入探討,實驗報告的書寫也是千篇一律,使生物實驗失去了教育意義。另外,還有很多初中生把初中生物當作副科看待,認為學習生物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沒有用,因此在潛意識里就對自己放松了要求,對待生物實驗教學不積極。
二、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途徑
(一)轉變實驗觀念,提高教師實驗水平
生物教師是生物實驗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是提高生物實驗有效性的關鍵,生物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能力、教學品質等都直接影響著初中生的學習。因此,生物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提升,改善教學技巧,提高實驗能力,在實驗教學中展現(xiàn)出生物的魅力。生物教師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對實驗的重視,把實驗作為生物教學的重點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同時還要有再學習的意識,積極學習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潛心鉆研先進的教育理論,改進實驗教學方法,拓寬教學思路,從多種渠道拓展生物學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素質,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生物教師還要有經(jīng)常反思的教學習慣,每次實驗教學完成后,生物教師需要對實驗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回顧和分析,找出學生實驗時出現(xiàn)失誤的原因,分析每個學生的實驗情況,總結出每次實驗的優(yōu)缺點,從而在下次實驗時可以優(yōu)化自己的實驗教學方案,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最后,生物教師還要注重實驗語言的使用。在實驗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確、生動靈活,要注重口語化,還要注意語音語調和講課時的情感態(tài)度,使教學語言更加富有感染力,讓學生聽起來不會感到機械呆板、枯燥乏味,使學生可以輕松融入實驗教學中。
(二)做好課前準備,保障實驗有效開展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課前準備是生物實驗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和保障。在每次生物實驗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課本內容,明確實驗目的,規(guī)劃實驗操作步驟,預想學生在實驗中可能遇見的問題,總結出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提前準備好實驗器材和藥品、材料等,以保障實驗教學可以順利進行。在生物實驗前,生物教師應對實驗至少操作一遍,感知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和易出現(xiàn)失誤的地方,這樣生物教師對實驗教學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當學生遇到突發(fā)情況時可以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指導。生物教師也要讓學生做好實驗前的預習,對實驗目的和實驗過程有個初步的了解,避免在實驗時無從下手。另外,在實驗教學開展前,生物教師要注意實驗教學氛圍的營造,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實驗環(huán)境。生物教師要轉變角色,做好實驗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實驗,實現(xiàn)師生間的情感和思維互動,從而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愛上生物實驗課,對每節(jié)生物實驗課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