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開禮
摘 要:生命教育是一個永恒的教學主題,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語文學科相關的基礎知識,還應通過內在的情感傳遞與生命價值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理解生命和熱愛生命,才能使學生在日后成長中面對困難挫折時意志堅定。本文以生命教育的含義作為出發(fā)點,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作用及教師在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內容的主要途徑,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命教育;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92
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強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更要加強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人性完善、生命呵護,使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等。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教育引導學生如何認識生命、對待生命、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是每一位教師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目標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
關于生命教育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闡述,如有的學者認為生命教育是指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通過將多種豐富的教學活動融入實踐教學活動中進行匯總,讓學生對生命意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有的學者認為生命教育就是幫助學生直面人生、理解人生。從學者們關于生命教育的解讀中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是一種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的思想教育內容,教師運用多種不同的實踐活動讓學科學習有生命的深度,讓學生對生命有深層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種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價值觀念。
(二)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實現(xiàn)的目標
一是通過小學語文學習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成長觀念。生命教育內容中所涉及的人生、成長、發(fā)展等內容都是小學生從小就應該形成的一種價值理念。由于小學生抽象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尚未完全形成,單純通過班隊會或日常管理活動開展生命教育會讓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通過將生命教育與課文講授相融合,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整個過程中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具體內涵,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是通過小學語文學習讓學生吸納豐富的人生哲理。教師利用課文的名人故事和情景,讓學生入景思考、入景感悟,引導學生以名人為榜樣,通過學習名人的歷程和故事為學生注入人生的哲理。這樣開展生命教育活動時才能有效降低學生對人生哲理的理解難度。因此,通過課文情景和人物故事的深度學習,提升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具體化理解。
三是通過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領悟和升華自己。學生在日常生活與語文學習實踐過程中不斷參與體驗和實踐,在體驗活動的積累中逐步形成自己對人生層次清晰的認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因此,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讓每個學生學會關愛自己、在群體中合作互助,在挫折中磨煉堅韌意志。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精彩有趣的課文學習內容生成了生命教育的感悟情景
小學語文學科中有很多內容都與生命教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教材大部分課文中都包含著情感內容,或是對人生的感悟的故事情景,通過真實故事和情景的再現(xiàn)重構,生成生命教育的真諦,這樣更容易讓學生領悟。一方面,小學語文中所學的各種漢字知識點本身就是古代人在不斷的生活與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智慧結晶,其中包含著大量的與生命相連的知識點和情景故事。另一方面,教師為學生營造的獨特人文環(huán)境也能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加強對語文知識點的把握,引導學生個性化認知和思考。
(二)形象生動的語文課堂為教師開展生命教育營造個性氛圍
生命教育屬于抽象性的教育內容,需要教師將其轉換為具象內容后再開展教學,才能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局限于單一的形式,當教師有選擇性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有關課文內容的教學情境,并圍繞課文注入生命教育內容時,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印象自然會有所加深,進一步通過習作課堂將自己對生命的感悟結合具體的實例進行個性化的表達。
(三)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為學生理解生命意義搭建實踐土壤
生命的意義是一種很難通過言語直接表達或解釋清楚的一個話題,需要學生在長期實踐和深度體會的過程中才能有所感悟。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很多教師會在課堂中設計一些主題的實踐活動和小組合作互助活動,當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加深對生命價值的理解程度。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途徑分析
(一)挖掘生命教育元素,突出生命教育預設
備課是對講授的內容做全面的規(guī)劃安排并對各個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進行預設處理,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為此,教師應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深入挖掘生命教育中的主題元素,并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分析在課堂教學的哪個環(huán)節(jié)設置過渡、滲透和融入。第一,教師在每篇一篇課文教學過程中都應為學生設計一個生命教育為主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該教學內容中對于生命的理解要達到某個目標層次。在主題的確定過程中,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展開設計。第二,在確定好生命教育元素之前,教師需要對課文內容展開深入的分析,結合兒童心理學及兒童文學教學方法對生命教育中的元素展開深入的分析,確定具體的切入點,并嘗試在生命元素中確定一個擬人化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