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有效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大致信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其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語文課堂中存在的教學困難,要能夠針對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從不同的教學方面入手,探析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問題;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0-0173-02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Lower Grades
(The Thir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Changtai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IN Azong
【Abstract】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at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Through effective teaching, students can grasp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article more comprehensively,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re literacy.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must fully realize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be able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reading, start with different teaching aspects, and explore effective solution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problems; Core literacy
語文閱讀跟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有直接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隨之提升。作為所有學科的學習基礎,教師關注語文有效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思維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理念,針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并針對性地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筆者先簡要闡述了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然后基于自己執(zhí)教的低年級教學經驗,從不同方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以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
一、小學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簡析
(一)學生缺乏興趣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下,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往往較為枯燥單一,常常采用灌輸式的方法給學生傳遞閱讀知識,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方式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會限制學生的閱讀能力,可能在短時間內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成績,但他們的興趣一旦磨滅,再想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知識探索中,相對而言較為困難,很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學生無法得到長期的進步和發(fā)展,影響到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應試教育思想讓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同時他們在閱讀課堂中也更加注重自己的領導地位,講課以應試考查的知識為中心,在追求學生學習成績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和學習能力及態(tài)度并不關注,這就導致學生的主體性無法彰顯。且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也不明確具體的目標,僅僅是追求閱讀量的增加,不考慮閱讀質量的提升,導致學生盡管看似閱讀較多,但沒有掌握閱讀技巧,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社會經濟的進步發(fā)展,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靈活思維的引領中,學生的探索欲望也會更加強烈。但由于教師采用的方法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和多元化,導致學生喪失了自主探索知識的欲望,學生無法感知到閱讀的樂趣所在,因此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較低,對知識的理解受到局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閱讀思維無法得到提升,導致閱讀課堂效率低下。
二、優(yōu)化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促使學生更輕松、愉悅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主動探究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語文閱讀氛圍變得更加融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環(huán)境,教師可以借助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高效理解閱讀課文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將課前準備的趣味素材或有趣視頻呈現出來,同時針對所要講授的閱讀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做好閱讀鋪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整個課堂教學優(yōu)化過程中,教師還要盡可能地拓展課外趣味素材,選擇生活化場景,喚醒學生的生活認知,以此有效增強課堂閱讀趣味性,給學生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二)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意識到小學生年紀小,抽象思維不足的問題。為了實現豐富的語言知識積累,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復雜的問題具體化,通過充分利用動畫、圖片等多媒體輔助的形式簡化學生的思維流程,將學生帶到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彩色的夢》一課時,教師抓住二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通過多媒體形象生動的特點,將文本中描繪的情境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引導他們在特定情境內汲取想象源泉,促使他們在抽象情境畫面具象化的前提下展開想象,將畫面情境描繪得有聲有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想象思維被激活,他們更愿意投入語文閱讀課堂中探究相應的語文知識了。
(三)明確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鼓勵學生積極深入閱讀的航向標,是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在研讀教材內容、明確課程改革標準的前提下明確教學目標,通過學情的分析和具體閱讀文本的研讀,確保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走進動物童話世界”為例,通過分析明確了單元主題為“改變”,語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講故事”,教師從以下三維角度確定了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學會概括和復述故事梗概大意;能夠在交流中拓展故事內涵,明白童話故事中蘊涵的道理。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朗讀和復述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借助提示講故事;師生互動鍛煉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引導學生在本文分析中正確認識到其中蘊涵的道理。
(四)設計引導思維發(fā)展的問題
在閱讀教學中設計問題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立足課文內容知識,設計一些問題,有針對性地將教學內容涵蓋到其中。二年級教材中出現的文本以童話居多,部分單元教材的語文要素中對學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要求,在《楓樹上的喜鵲》整個單元的研讀中可以找到重點內容“選擇提供的詞把想到的內容寫下來”,這個要求旨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后習題的問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如“在不同的‘鵲鵲聲中,喜鵲阿姨、喜鵲弟弟可能說什么呢?會有怎樣的歡聲笑語?”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鼓勵學生在積極思考實踐中習得語文知識。
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教師分析和解決,在細致探究問題并提出有效教學方法的前提下,教師要能夠依照新課程改革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要能夠更新教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閱讀課堂中進行知識的有效探索,為構建高效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不斷提出新的教學方式,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專注于學生閱讀習慣的有效養(yǎng)成,以此實現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水平的提升。
注:本文為2019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城鎮(zhèn)化發(fā)展背景下城鄉(xiāng)接合部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保障研究”(立項編號:ZPKTY1917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周玉觀,龍玲,鄧李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34).
作者簡介:林阿宗(1970.4-),男,漢族,福建漳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閱讀。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