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學生的名著閱讀,對提高其語文能力無疑是一個有效之舉。當下,語文教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這樣就使名著的教學顯得更加重要。教師要讓學生喜歡名著,讀名著,從名著中汲取營養(yǎng),進而提高其自身的語文水平,關(guān)鍵是面對名著教學時,要讓學生“動”起來。
【關(guān)鍵詞】名著;動心;動腦;動手;動情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0-0185-02
Facing Masterpieces, Students Must be “Moved”
(Niuquan Central School, Laiw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WU Shuhong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reading of classics for students is undoubtedly an effective move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ability. Nowadays, Chinese teaching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which makes the teaching of masterpieces more important. Teachers should let students like masterpieces, read masterpieces, and absorb nutrition from masterpieces,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own language level. The key is to make students "Moved" when facing masterpiece teaching.
【Keywords】Masterpieces; Concentrate; Use brain; Hands-on; With passion
每一部名著都是一個認識世界的窗口,打開窗子,窗外的春花秋月、電閃雷鳴、狂濤怒浪、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人情世故、戰(zhàn)爭和平……都會向我們涌來。讀名著如飲香茗,反復涵泳意味無窮;如入寶山,五彩繽紛,令人不斷有新發(fā)現(xiàn)的驚奇贊嘆;如對良師,不斷受到啟迪和教育。由此可見,加強對學生的名著閱讀教學,對提升其語文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當下,語文教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名著,讀名著,從名著中汲取營養(yǎng),進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呢?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筆者有意識地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摸索,感受最深的是,在面對名著教學時,要讓學生“動”起來。
一、要讓學生對名著“動”心
筆者所在學校地處農(nóng)村,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所讀課外書籍相當匱乏,至于名著,他們更是讀得少之又少,更談不上喜歡名著了。面對《西游記》《水滸傳》等享譽古今中外的名著,許多學生缺乏閱讀興趣,也不知從哪里讀起。鑒于此,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對名著“動”心,真正喜歡名著。
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文學名著,它是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傳承起著不可低估的橋梁作用。教師應讓初中生認識到,廣泛閱讀中外經(jīng)典文學名著,既能應對考試,同時又能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知識儲備,還可增長智慧、提升素養(yǎng)、陶冶性情;相反,如果只局限于碎片式閱讀,沉溺于時尚雜志、網(wǎng)絡(luò)言情小說,自身知識面將難以得到拓寬,甚至會起反作用。其次,可以在閱讀每部名著之前,上一兩節(jié)名著導讀課,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期待。但是,必須注意的是,要想把一節(jié)導讀課上好其實是不易之事,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身為語文教師,必須做好名著閱讀課堂的準備工作,既要對名著內(nèi)容含英咀華,又要對其結(jié)構(gòu)條分縷析,還得對作品思想內(nèi)容、謀篇布局、藝術(shù)特色進行綜合鑒賞、深度分析。于此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方能正確引導學生,吸引學生閱讀。
導讀課的目標是明確的,方法策略則可依據(jù)名著特點來選擇。對于故事性較強的名著,教師可以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吸引學生,帶動學生去讀;對于人物較多的名著,教師不妨抓住一個典型人物的特征,細化、放大,吊起學生的胃口;有時也可以借助有聲的視頻片段,去吸引學生閱讀無聲的文字。
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后,學生對名著開始“動心”,這時教師再適時適地地把部編版教材規(guī)定的名著,推薦給不同年齡的學生。如部編版初中教材中有36部推薦書籍,筆者結(jié)合我們學校學生目前的閱讀現(xiàn)狀,重點向初中生推薦其中的16部必讀名著,并建議學生分配到每個學期讀,并告知學生,對于剩下的書籍,學有余力或感興趣的同學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讀。
二、讓學生對名著“動”腦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對名著“動了心”,開始主動尋找名著,閱讀名著。但這時大多數(shù)學生還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知怎樣去讀。作為教師,這個時候一定要當好“領(lǐng)航人”,讓學生動一番腦筋,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
首先,要讓學生加強時間觀念,提高閱讀質(zhì)量。因為都是作家嘔心瀝血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篇幅較長,又加上學生的閱讀時間不多,大都局限于每周兩節(jié)閱讀課,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尤為重要。例如,筆者在平時的名著閱讀教學中,在提高閱讀速度方面主要訓練學生的“三到”:眼到、手到、收到,再加入“閱讀計時器”的參與,效果較好。
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品讀”,學會欣賞名著的妙處。名家作品“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文質(zhì)兼美,極富思想性、藝術(shù)性。但由于學生鑒賞能力有限,他們經(jīng)常反映自己讀不懂。針對學生的這種傾向,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每月安排一節(jié)名著品讀課。品讀課上,教師可以就作者的生平、創(chuàng)作思想、藝術(shù)特色、人物形象等進行翔實的講解評述;也可以先讓學生事先品讀作品,布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他們在課堂上各抒己見,展開熱烈討論,教師最后總結(jié)評價。例如:在學習完《楊修之死》這篇課文后,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曹操這一人物形象,教師可布置課下閱讀《三國演義》中的精彩片段“曹操煮酒論英雄”的任務,并提出一系列問題:“曹操認為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煮酒論英雄的目的何在?從這一部分中可進一步認識到曹操怎樣的性格特征”。然后在品讀課上,教師可再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品讀名著的同時,開闊自身的眼界。
最后,還要讓學生進入閱讀名著的最高境界——閱讀創(chuàng)新。對于名著,幾乎每本書的前面都有“導讀”或“序”,其中不乏對名著人物的評價或內(nèi)容的賞析,教師要引導學生讀完名著后,要敢于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此時,教師要進行相應的點撥,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力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三、讓學生對名著“動”手
語文課的終極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基石就是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學生通過在課內(nèi)外閱讀名著,獲得了知識,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教師可以把握這個機會,讓學生“一試身手”。
學生在讀完《駱駝祥子》后,寫了這樣的仿句:“……我有些膽怯了。騎著自行車前進了幾步,我覺出從臉到腳都被熱氣圍著,連書包上都流了汗,可是我還是想快騎,認為騎自行車到能有點風??墒钦嬲昧Φ牌疖噥?,我才曉得天氣的厲害已經(jīng)到了不允許任何人動彈的程度……”文章描寫細膩,寫出了學生在放學以后的回家路上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動手仿寫的過程中,學生更進一步感到了讀名著的收獲。
當然,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一部名著后,在合適的節(jié)點上,選個自己喜歡的專題或個角度,嘗試動手寫作。筆者在引領(lǐng)學生閱讀《水滸傳》時,曾經(jīng)做以下嘗試。引導全班共同閱讀《水滸傳》,然后根據(jù)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專題,也可以另外選擇專題,分小組進行探究。
專題一:探究《水滸傳》中的情節(jié)?!端疂G傳》的情節(jié)生動曲折,選擇你最喜歡的章節(jié)或人物,梳理其中的情節(jié),嘗試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來。
專題二:為《水滸傳》人物立傳?!端疂G傳》就是一部群英譜,找出其中你最喜歡的一個,為人物寫一篇小傳。
專題三:分析章回體小說的藝術(shù)特點。通讀小說,看看這部古典小說在結(jié)構(gòu)、人物刻畫、語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點,選擇一個角度,寫一段賞析文字。
結(jié)果就如筆者所預期,學生在閱讀名著后寫出的作文異彩紛呈,真正實現(xiàn)了讀到寫的深層轉(zhuǎn)換。
四、讓學生對名著“動”情
與名著相伴的日子充實而快樂,漸漸地學生已經(jīng)對名著由相識到相知,“動”了真情。名著陪伴著他們走進教室,走入生活,像是良師,又如益友。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一些富含真情實感的名著,如引導學生讀《傅雷家書》,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引導學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培養(yǎng)其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引導學生讀《繁星·春水》。促使他們感受生活的詩意。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名著與自己生活的息息相關(guān)。
參考文獻:
[1]楊年紅.名著閱讀的有效教學方法初探[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9(19).
作者簡介:吳淑紅(1978.09-),女,漢族,山東萊蕪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