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璟
【摘要】情境教學是一種新教學方法的嘗試,我們初中歷史教師要能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借助于圖片、多媒體等資源,挖掘生活的材料,讓歷史課堂溢滿生機,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關鍵詞】重現(xiàn)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歷史素養(yǎng)
情境教學法就是在課堂上能夠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身心特點,借助多元的教學形式,將教學的內容融入情境之中,借助于生動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質量。情境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針對性與趣味性強,能夠借助于教學的情境營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感,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感中積極參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情境教學中在教學中容易操作,經過試驗,許多的科目運用情境教學法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嶄新的方法嘗試,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這種方法夯實歷史的概念。在情境教學法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于信息手段,對歷史的場景及歷史的現(xiàn)象重現(xiàn),讓學生的抽象思維逐步向形象思維轉變。從另一個角度,情境教學法也格外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的自我分析和判斷,來提升自我運用的水平,這樣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運用情境教學法:
一、借助圖片重現(xiàn)情境
歷史教材中的圖片眾多,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充分地利用好這些圖片講述歷史,讓學生有個直觀的形象,這樣的展示對歷史教學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歷史的資料非常豐富,教師在歷史的課堂上,更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圖片,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歷史的氣息,這些歷史的圖片也是教學中重要的資料,教師在教學中要讓這些資料發(fā)揮積極作用。
現(xiàn)在歷史的教材中,會有一些漫畫的形式用來展示歷史,有著較強的幽默感與諷刺性。借助于漫畫的表現(xiàn)形式,對政治觀念、人文現(xiàn)象等進行著有效地剖析和思考,在歷史教學中,我經常根據(jù)教材的內容選擇漫畫組織教學,這樣就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學習“五四運動”這部分相關知識時,我找到一組漫畫具有極好的利用價值:“就是一個爛的骷髏頭口中喊著青島,而一群人用繩索拽住青島使勁地拉,在這邊還有一行字‘萬眾一心’”這幅漫畫形象地解釋當時青島被日本人侵略占領的歷史真相,更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誓死捍衛(wèi)自己的祖國,做出的不懈努力。這幅漫畫,把當時的情境以幽默的形式再現(xiàn),這樣就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走進校園,給歷史教學帶來了諸多方便,教師可以借助多元的信息展示形式,讓學生能夠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就是教師在無休止地講解著歷史故事,看似教師講得精彩,其實學生在昏昏欲睡。多媒體走進教室,就改變這種不良現(xiàn)狀,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能夠為學生營造高質量的情境教學,學生在這樣生動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學習。
當下的很多教師在上課時,一節(jié)課就是對著多媒體的內容重復一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而這樣的多媒體的運用就沒有多好的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能清楚認識多媒體教學是傳統(tǒng)教學的有效補充,而不是對著課件重復內容。例如在學習“中日甲午戰(zhàn)爭”這部分的內容時,我就借助于微視頻,讓學生快速地了解戰(zhàn)爭的背景,然后再借助于多媒體讓學生了解挑起這場戰(zhàn)爭的目的,學生根據(jù)這些直觀的現(xiàn)象就能理解日本這個國家的性質。接著我就追問學生:“日本是怎樣發(fā)展資本主義道路的呢?作為戰(zhàn)爭的發(fā)起者,日本敢于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就是因為自己有實力,有了這個實力才能發(fā)展對外擴張,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實力大大增強,經濟也能迅速發(fā)展,國家生產的產品也會越來越多,可是日本是島國,人多少,生產的東西多賣不出去,他們不得不得去國外找市場,這樣我們就能知道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的原因,可是當時日本的工人、農民確實很貧窮,這樣日本統(tǒng)治者想通過對外擴張轉化成國內的矛盾。日本侵略中國是不是突然發(fā)動,當然不是,日本蓄謀已久……”
借助于微視頻,讓學生看到那些在戰(zhàn)場上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和腐敗官僚的賣國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學生更加深愛祖國,這樣的教育比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故事有效得多。
三、挖掘生活化的情境
教師在教學歷史的過程中,要能將生活經驗歷史化,把歷史經驗生活化,這樣就能有助于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即歷史”的神奇。
例如在學習《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日寇在前期的侵華戰(zhàn)爭中勢如破竹,在中后期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我在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我在講臺上放了三個水杯。分別在水杯中滴了幾滴墨水,然后讓學生觀察幾個水杯的顏色變化,學生在自己觀察中,可以看出在容積越大的水杯中顏色就很淡,就是墨水在大的杯子越來越淡。讓學生聯(lián)系著看抗日戰(zhàn)爭中后期的內容,想象日寇的行動力不強,是因為陷入到我國廣袤的國土上,這么長的戰(zhàn)線,讓日寇的力量分散,導致日寇的行動力越來越不行。教學中我就根據(jù)這樣的生活的實景,讓學生自己去想,這樣的道理學生很快就能明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借助于生活實例,讓歷史能再現(xiàn),學生便能擁有豐富的體驗,才能感興趣地去學習歷史。
結語: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能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充分利用好圖片、多媒體和挖掘生活的情境,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穩(wěn)步提升,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木賢.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語文基本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012(013):111,124.
[2]吳文波.論"以學定教"問題策略的有效性--中職語文教學《那一年,面包飄香》課例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8(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