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
摘要:以情感為主要內(nèi)容是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點,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情感在語文中的重要性漸漸被忽略。小學時期作為學生人生的啟蒙階段,對學生今后的人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如果學生能在小學時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對人生觀價值觀等都有積極影響。因此,本文就實際情況出發(fā),分析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缺失原因,并提出可行策略,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啟迪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缺失原因;優(yōu)化策略
引言: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完善學生人格和個性的一種教學方法。不能單純把語文當作求知的工具,更要利用語文培養(yǎng)一個情感豐富、人格完善的人。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只看到語文的工具性,過分強調(diào)套路來幫助學生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認識并合理利用語文的人文性。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融入情感教育,發(fā)揮語文的應有的教學效果,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缺失原因分析
1、教師語文教學觀念出現(xiàn)偏差
在課堂上,教師具有引導作用,其自身教學觀念極大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怎么引導學生,學生就怎么學。但目前教師們多數(shù)只關注課本上的內(nèi)容,教學觀念出現(xiàn)了偏差,只注重于如何幫助學生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更高的成績,并不會引導學生加強情感的輸入。假如小學階段就能懂的文字中包含的情感,那么在將來的任何時期都能夠很好的理解文字。
2、教師極少涉及情感方面問題
很多教師害怕過早的情感教育會適得其反,因而在課堂中盡量避免情感問題。其實不然,適當?shù)那楦薪逃龝尯⒆佣酶卸骼蠋煾卸鞲改敢约案卸魃鐣?,會讓孩子更早得懂事更早的明白情感的重要性。人是離不開情感的,所以在小學階段能擁有表達自己情感以及懂得別人的情感這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師生之間距離遠
教師跟學生的距離總是太遠,課堂外學生極少主動與老師交流,老師也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師生之間心理距離更大了,阻礙了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教師應該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方面,多交流多溝通。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優(yōu)化策略
1、深挖教材細節(jié),把握情感因素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小學語文教材文章的選擇十分考究的,文章質(zhì)量很高。并且文章中的一些細節(jié)很值得細細品味,或是轉(zhuǎn)折,或是伏筆。通過挖掘文本細節(jié),可以更深層次地理解文章,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仔細,避免生搬硬套別人的理解,要融入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保證自身能透徹理解文本,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并將這種情感保存下來,向?qū)W生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獨特情感。
在學習古詩詞時,教師需要對文本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很難把握詩詞中豐富的情感。例如在學習《暮江吟》這首小詩時,教師首先要像學生介紹寫作背景等利于學生理解作者情感的知識。這首小詩是詩人決定遠離官場后所作,有灑脫愉悅的情感在其中。詩中的一些用詞十分講究,教師要深入挖掘詩人用意。如“一道殘陽鋪水中”,詩人不用“照”而用“鋪”,很好地展現(xiàn)了殘陽貼近水面的情形,同時“鋪”字也更顯柔和平緩,展現(xiàn)了作者安閑的心態(tài)?!鞍虢虢t”中的“紅”字寫出了陽光照在水面的顏色,蘊含著作者的喜悅沉醉之情。詩中的情感很豐富,需要教師深入挖掘。
2、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引發(fā)情感共鳴
實踐證明,情景教學法適用于大多學科。通過創(chuàng)設帶有情緒的且生動的場景,使抽象知識形象化,并發(fā)展心理機能。這點與情感教育目的不謀而合,可以說,情景教學法十分適合語文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來達到情感教育目的,如問題情境、直觀情境等。問題情境可以很好引發(fā)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看待問題,這樣學生也更容易感同身受。直觀情境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創(chuàng)設,如展示圖片和播放視頻音頻等。通過各種情境,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學生也能從中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進行《觀潮》這篇課文的學習時,考慮到大多學生沒有切身感受過錢塘江漲潮的情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準備好相關視頻及圖片,在課堂上向?qū)W生們展示。學生通過圖片和視頻,可以較為直觀地感受到錢塘江漲潮時的雄偉壯闊,也更能理解作者在寫下這篇文章時無與倫比的心情。在學習《小英雄雨來》時,這篇課文很適合角色扮演,將這篇課文以表演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這樣的情境下,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賞者,都能受到更大的沖擊與感染。學生更能體會雨來當時的心情,也更能產(chǎn)生對雨來的敬佩之情。
3、拉近師生距離,以情激情
在大多數(shù)學生看來,老師都是嚴肅且不易靠近的人物,與教師交流甚少。長期下來,老師不明白學生的心理和情感,學生也不愿意跟老師分享。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是情感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教師在適當?shù)那闆r下轉(zhuǎn)換角色,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先付出情感,學生才會有所回應,從而進行情感的交流。適當鼓勵學生也是拉近師生距離一個很好的方式,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鼓勵學生發(fā)展自身優(yōu)勢,這樣能促進學生產(chǎn)生積極情感,并對自我有一個正面評價。
例如在進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就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表達一下自己對這篇文章的讀后感想,這一定是要情感投入的,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真情實意,真實情感的表達是很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然后在距離拉近后,再進行下一步教學,讓學生來分享自己的情感,老師再豐富學生表達的內(nèi)容,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也可以借此拋出問題,你讀書學習是為了什么?每個學生經(jīng)歷不同,想法和回答也就不同。教師應肯定學生正確合理的想法,讓學生對自我有信心,對語文學習有信心。另外,教師在日常的作業(yè)批改中,也可以對作業(yè)進行評語,學生在收到評語時,會有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4、結合生活實際,實施情感教育
任何一種學習都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語文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回到生活中去理解分析語文現(xiàn)象。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飽含情意的文章,小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尚少,只靠教師分析課文中的字句,學生很難體會那些文章中所蘊含的深情。語文教學不要局限于課本,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細細體會生活中的真情。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教師要將課文內(nèi)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實施親情教育。
例如在進行《慈母情深》這一課的教學時,考慮到現(xiàn)在很多學生對父母怨言甚多,不理解父母的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說說母親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分享一個自己和母親之間的故事,然后教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這件事能否體現(xiàn)母親對孩子的愛,通過這種對生活細節(jié)的分析,讓同學們?nèi)ネ诰驉?。然后教師可以分享關于母親疼愛自己的小故事,旨在體現(xiàn)母愛的偉大。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為母親寫一封信。由此讓學生更深挖掘母親對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她們深藏的愛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語文來說,情感教育必不可少,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好地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明白自身責任,不斷探求教學新路徑,更好地融入情感教育。盡管目前情感教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在眾多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這些難題終將被攻克。
參考文獻:
[1] 高品潔.品賞細節(jié),以情激情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8:218.
[2] 韓曉.以情融入——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前插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