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旭東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因此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來進行有效的教學方法的設計。在進行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幫助老師更全面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本文就從在小學體育中開展互動的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措施做出的相關闡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師生互動;教學應用
老師作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引導者的身份,有效的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增強老師對于學生的進一步了解,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開展師生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秉持 “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在加強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對于體育精神的理解,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且良好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拉進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率。
1師生互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在開展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外進行開展的,因此學生擁有非常大的發(fā)揮空間,這樣一來也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不少的機會。在小學體育的教學活動當中其實擁有非常多需要團隊合作的項目,并且良好的師生互動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對于學習體育的興趣,為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諸多便利。首先老師在進行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語言或者動作等來加強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并且老師能夠在互動的過程中及時獲取到學生的反饋,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次來說,有效的師生互動對于學生的團隊意識的增強也有推動作用,老師可以在進行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傳達給學生,有利于教學結(jié)構(gòu)的完整呈現(xiàn)以及教學工作的有效展開;最后師生互動對于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氛圍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改變以往沉悶的上課氛圍,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
2師生互動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合理運用
2.1結(jié)合游戲進行互動,提高學生體育興趣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原因自身的心智發(fā)展的還不夠成熟,因此在進行體育運動上就出現(xiàn)了較大的差異性。一些學生對于體育運動表現(xiàn)出濃烈的興趣,能夠在不用老師引導的情況下積極的投身到學習當中,但是另一些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并不是那么熱衷,又或者因為身體素質(zhì)較差比較偏愛安靜一些的活動,這時如果老師強制學生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不免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還可能會出現(xiàn)安全問題,因此老師就可以借助師生互動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小學生受年齡的影響天性愛玩,游戲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因此老師就可以借助多樣化的體育游戲來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
在講述“快速跑”的課程過程中,可以先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景,首先為學生們播放一些節(jié)奏感強且比較歡快的音樂,隨后為學生們設立教學情景:夏天到了,水池里的小動物們都紛紛活躍了起來,開始了它們一年一度的“游泳大賽”,同學們我們一起參與起來吧!隨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邊慢跑,一邊做出一些游泳的動作從而幫助學生進行運動前的熱身,隨后就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人小組,開展“水池爭霸”的游戲,各小組之間比賽看誰搶到的“魚食”最多!老師可以讓學生先在體育場地的邊緣環(huán)繞一圈,在老師喊“開始”之后,學生分別圍繞場地奔跑一圈,再去老師手里搶奪魚食,最后看哪一小組得到的“魚食”最多即為獲勝。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位置,還能夠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魄。
2.2開放體育課堂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學形式是進行知識傳授的載體,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加強上課效果,因此在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開展過程中,老師要對教學課堂進行開放,利用自主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促使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的開展過程中,老師要根據(jù)本班級學生的特點和能力來進行不同的競技活動的創(chuàng)設,比如進行“模擬大賽”、“交流大會”等,促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活動當中進行獨立的思考,增強自身對于體育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可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體育能力等。
在進行有關“接力跑”的課程教學當中,就可以依據(jù)本班級的具體情況開展“接力比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在研究完如何“起跑”和“接棒”的動作之后,依據(jù)自身的實際能力來進行隊伍的排兵布陣,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每個學生的能力。學生在進行完街里比賽之后可以讓每個小組分享自己接力跑的順序和交接棒的動作原因等,互相分享經(jīng)驗,使學生之間能夠得到不同的體育感受,接受不同的思維模式。隨后老師在對此進行總結(jié),為學生進行動作的規(guī)范,告訴學生如果在接棒的過程中采用“下壓式傳遞”的形式,把握好接棒的時機,那么接力速度將會更快。利用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使學生能夠自主進行思考,還能夠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促使學生思維方式的鍛煉,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成就感。
3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師生互動教學,能夠遵循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其主導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力,提高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教學共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沈晨.小學體育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5(89):114.
[2]王蕓.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的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6):59.
[3]韋朗.小學體育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1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