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龍
摘 ?要:德育理念融入小學班級管理之中,可幫助學生抵制不良文化,有利于教學目標落實,促進小學的全面發(fā)展。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仍存在多種問題,為此班主任在開展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提升班主任的綜合素養(yǎng),在德育班級管理中開展多樣化的道德實踐活動。同時,班主任需要與家長建立合作關系,為小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工作體現(xiàn)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之中,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主導性作用。第一,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所開展的德育管理工作,能夠有效預防小學生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在小學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fā)生的當下,借助德育管理工作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第二,幫助學生抵制不良文化。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擴大小學生的學習渠道,同時學生極易受到網(wǎng)絡上不良文化的影響,因此需要借助德育班級管理降低不良文化對學生的負面影響,讓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變得凈化。第三,有利于教學目標落實。教育部門對小學生德育管理工作提出相應要求,班主任開展德育班級管理工作,能夠落實教學發(fā)展目標,強化班主任的教育認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德育管理的主導作用,在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中做好引導作用,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一、堅持立德樹人,提升班主任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小學生是初步正式接觸校園教育,因此,小學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能力對于小學生的影響極大,小學班主任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個人學習成績,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學習行為習慣進行關懷引導,對小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為了上述管理工作內(nèi)容的有序開展,需要提升班主任的綜合素養(yǎng)。
第一,夯實小學班主任的德育理論知識。班主任需要學習并掌握德育理論知識,不斷學習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教育知識,讓班主任形成正確的德育工作理念,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德育理想的主導作用,對班級管理實踐經(jīng)驗進行總結分析,提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此外,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yǎng),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榜樣作用,選取班級干部時,不能以學生成績作為唯一參考條件,要考慮學生的個人道德品質(zhì)!舉行公開民主的選舉活動。
第二,班主任需具備充足的耐心。小學生的思想意識并不成熟,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充足的耐心,再不改變班級管理原則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diào)整班級管理方法,對班級內(nèi)不同的小學生采取不同的班級管理方法。此外班主任需要給小學生更多的關愛,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觀察了解,對小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分析,讓小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引領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愛,構建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
二、圍繞學生興趣愛好,開展多樣化的道德實踐活動
德育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參透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理念的內(nèi)化,借助多樣化的道德實踐活動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班主任需要對小學生班級德育活動有正確的認識,了解有效的道德實踐活動,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德育學習,培養(yǎng)小學生的德育意識,讓其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念。為此,班主任需要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班級活動,給每個小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將德育理念始終貫穿在集體班級活動之中。班主任可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參觀烈士陵園、紀念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也可組織學生進行禮儀操學習練習,改善部分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教師可在班級內(nèi)部組織學生觀看弘揚優(yōu)良品德的影視作品,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資源學習,引領學生以道德教育資源為基礎開展班級討論。如可引領全班學生觀看《中華美德故事》動畫片,借助動畫片里講述古代先賢的高尚事跡,創(chuàng)造德育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道德的品質(zhì)。
三、推進家校共育,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生對于不同關系人員的對待態(tài)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交流時間并不長,因此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對于學生的認識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此班主任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是需要與學生家長始終保持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班主任在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期間,可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全面掌握,確保開展的班級管理工作能夠揚長避短,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家庭教育管理是影響學生道德品質(zhì)養(yǎng)成的重要因素,為此,班主任需要選擇在恰當?shù)臅r機與學生家長進行深入性溝通交流。班主任需要重視家長在班級管理之中的地位作用,充分發(fā)揮班級管理的主導作用,在與不同性格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需要借助溝通交流藝術給予學生家長針對學生道德培養(yǎng)的具體性建議。一旦學生在校園內(nèi)發(fā)生爭吵時,教師需要立即告知家長事情發(fā)生經(jīng)過,避免事件朝向惡劣方向發(fā)展,有效獲得家長對于學校的信任。此外,教師需要學會對學生值得肯定的地方進行贊美,同時也要對品質(zhì)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管理,先肯定學生的個人優(yōu)點,在對學生的缺點講解,提出便于學生聽取的有效建議。在小學班級管理之中,只有落實“家校共育”理念,才能有效落實班級管理工作。
總之,小學階段開展的教育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啟蒙教育,因此,教育部門對于小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小學班主任需要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法,將德育滲透到班級管理工作中,讓學生能夠在道德風尚良好的班集體中快樂生活。
參考文獻:
[1]馬國華.回歸初心 以德育人——淺淡小學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20(10):51+50.
[2]劉文琴.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08):191.
[3]曾召敏.樹人之計在于“德”——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華夏教師,2020(05):80.
(作者單位:梅州市大埔縣三河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 梅州 ? 5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