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六蓮
◆摘? 要: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式,在長期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主要是由于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到英語知識,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例如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探究能力等。本文就小學英語情境教學,展開了相關(guān)分析和研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情境;故事;角色;生活
目前,基于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英語教學,已經(jīng)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流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全面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式,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英語知識,以及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掌握英語的應用。
一、繪聲繪色的故事導入
小學生是非常童真的,對于很多故事、通話等十分感興趣,因此,為了落實情境教學,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故事作為課堂的開胃菜,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眼球。教師在故事的選擇時一定要注意,故事是為了引入教學內(nèi)容,因此要和教師的教學目的有所關(guān)聯(lián)。同時故事要符合學生年齡段的喜好,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要考慮學生的愛好和性格特征。最后故事的講述要注意技巧,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懸念或是給學生更多的現(xiàn)象空間和發(fā)言機會,讓學生更容易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例如,教師在聽說課時,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文章進行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水平。像三只狐貍的故事:There are three foxes who work and live happily together......在聽完這個故事時,可以進入問題環(huán)節(jié),這篇文章的講述了什么問題,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得出了什么啟發(fā),或者教師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在故事完結(jié)后,假如老大和老二看見了餓暈過去的小狐貍時,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學生用英語簡單地進行描述故事的結(jié)局。這種故事導入法,使學生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專心于課堂內(nèi)容,使情境教學法成功地實現(xiàn)了。
二、形象生動的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學生根據(jù)小學內(nèi)容需要,每個人根據(jù)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按照內(nèi)容進行表演。分角色扮演,不僅使學生對自己所扮演的形象理解更加到位,而且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很好的鍛煉了自己的表演能力、英語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想通過角色扮演促進情境教學模式順利進行,一是教學模式要新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借助服飾、道具等,使角色扮演更加逼真;二是學生在角色選擇時,要根據(jù)自己的性格特點,考慮到自己是否可以表演出該形象的特點;三是在角色扮演時,要注意各角色之間的配合。例如,在《at the zoo》各角色扮演時,學生可以根據(jù)一定的服飾或是道具,大象的扮演者可以制作一個長長的鼻子,猴子可以制作一個長的尾巴,老虎可以在額頭中間畫一個“王”……并且每個動物特點不一樣,猴子是活潑可愛的,老虎是人見人怕的,這些都可以通過扮演者的,面部表情或是其他表演者的表情來反映出來。因此,形象生動的角色扮演,使學生對英語課充滿了興趣,使得情境教學的效率大大提升。
三、形象生動的生活情境
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并且也應用于實際生活,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此既能確保學生學習到英語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首先,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情境,教師必須認識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重要性,所以應該確保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要以學生作為主角,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情境學習中。其次,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為了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必須提升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真實性和具體性,如此一來學生自然可以通過情境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要點。同時,由于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所以學生可以直接將所學的英語知識加以應用,這也就直接鍛煉的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由此可見,教師采用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與我國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完成相符,所以必然可以取得高效的教學成績。例如,教師在教學《at the zoo》一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利用一些彩色的紙,動手剪成動物的樣子,并在每個動物圖片上,寫上相應的英語單詞,猴子的圖片上寫上monkey,老虎的圖片上寫上tiger,獅子的圖片上寫上lion……然后將這些圖片可以貼在墻壁上,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親手制作、親手書寫印象特別深刻,學習起來也特別容易,在不知不覺間記下來很多英語單詞。
四、設身處地的語言教學情境
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語言學問,所以在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不能只要求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點,而是要提倡學生學會使用英語進行表達,也可以理解為督促學生掌握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此外,英語既然是語言學科,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語言化教學情境,以此讓學生通過不斷的說、聽,體會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和如何使用英語交流。另外,創(chuàng)設語言化英語教學情境,還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在所有同學都使用英語交流的情況下,即使是對英語毫無興趣的學生,也會逐漸重新拾起對英語的興趣。而在創(chuàng)設語言化教學情境時,如果僅僅以班級為主,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所以教師必須倡導整個學校都參與到語言化情境創(chuàng)設中,以此確保英語學習充斥在整個學校范圍中,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首先,學校可以組織校園英語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定期舉行英語朗讀比賽,通過各種途徑創(chuàng)設出英語語言大環(huán)境,進而為學生營造出了高效和諧的學習氛圍。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興趣、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等。此外,教師在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境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從而確保創(chuàng)設的情境與教學相匹配,以此提升情境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沈千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第一學段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20.
[2]曹云鳳.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行動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0.
[3]黃琳.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