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向課文學寫作,將學生在課文閱讀中收獲的知識和方法,如寫人敘議結合、寫景動靜結合、語言駢散結合等,有效運用到寫作實踐中,是語文教師必須修煉的一門技術和藝術。
關鍵詞:課文閱讀;寫作;駢散結合
一、向課文學寫作,是語文教師必須修煉的一門技術和藝術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
長期以來,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處于一種割裂狀態(tài),尤其是課內閱讀,談到寫作,許多老師、家長和學生不約而同想到的都是“課外閱讀”“課外積累”,仿佛閱讀課外文學作品才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王道,而課本中那些文質兼美、文道統(tǒng)一的經典范文,卻往往被束之高閣,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向課文學寫作,引導學生將課內閱讀中收獲的知識和方法,有效地運用到寫作實踐中,是語文教師必須修煉的一門技術和藝術。
二、學習文言文駢散結合的特點,以增強作文語言的表現(xiàn)力
近年來,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實踐探索,如學習《葉圣陶先生二三事》的結構和敘議結合的方法;學習朱自清的《春》景物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方法;學習《白楊禮贊》從“生長環(huán)境、外形特點、內在品質”托物言志三步法;學習文言文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這些訓練將課文與寫作有機結合,課文不再是孤立的“別人家的作文”,而是逐漸內化為學生自己寫作的能量和能力,課文里的經典名篇,成為學生汲取寫作養(yǎng)分最不容錯過的地方。現(xiàn)以駢散結合為例,談談我是如何引導學生向課文學寫作的。
七年級下文言文《陋室銘》是篇駢散結合的文章,前者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音韻和諧。教學過程中,有感于古人語言的高度凝練和學生作文語言的隨意、口語化,我想若能學以致用,使用駢散結合的方法進行作文訓練,自然會更有韻味。
當然,現(xiàn)代文中的駢句與文言文中的駢句不盡相同,我主要從三方面進行訓練:一是引導學生學會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結構的短語遣詞造句,使之兩兩相對,朗朗上口;二是引導學生學會用比喻、排比、對偶、對比等修辭,使語言更加生動,韻律更加和諧;三是寫散句時,句式需靈活有變化,長短不一,舒卷自如。
三、駢散結合訓練應注重分層訓練、逐層達標
第一步,用駢散結合的方法寫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于是有了“記憶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它如書——泛黃模糊、書頁散落的老書;它如畫——支離破碎、無法修復的古畫。當你拾起殘頁的碎片,靜靜地凝視,它的溫度,它的色彩,會在內心深處蔓延開來,久久不能散去?!钡拈_頭,有了“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他也離我越來越遠,漸漸成為一頁書,一幅被定格的畫。哦,爸爸,你可知道,那些年,你的笑,你的歌,你的叫,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v使滄海桑田,那種溫度,那種色彩,永遠不變。”的結尾,小作者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記憶中父親的深刻印象,感人至深,極富音韻美,讀起來耐人尋味。
第二步,用駢散結合的方法進行記敘和描寫。學生寫出了“一班好似一個‘火爐,永遠不會停息熱情!我們團結,用實力在校運會上爭得名次;我們熱情,在開放周前活躍地傾心布置教室;我們奮發(fā),在課堂上總彌漫著踴躍的熱氣;我們努力,要做‘誠于做人,恒于學問的誠恒班級!”的《印象班級》;寫出了“每每這時,我總要憶及你當初在課堂上帶我們吼‘黃河在咆哮,憶及你走在隊伍最前的步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憶及你在大禮堂里振臂一呼領我們喊出錚錚作響的青春誓言……”的精彩記敘。大量駢句的運用使敘述更完整,人物形象更豐滿、更立體,文章主題也更鮮明、更突出。
第三步,用駢散結合的方法進行抒情議論?!敖⊥且环N淡泊的態(tài)度,平和的心境。因為健忘,成功時短暫的驕傲不能蒙蔽我的雙眼;因為健忘,失敗時瞬間的氣餒不能束縛我的步伐。小人不懂健忘,所以他們有仇必報的心胸被過去擠壓得分外狹隘;君子大多健忘,所以那些一笑泯恩仇的佳話才得以流傳千古”的精辟闡述;“每一次的跳躍,每一次的奔跑,每一次的投擲,都是力與美結合中迸發(fā)出的絢麗光芒;那沖刺的瞬間,那高高躍起的瞬間,有太多太多的瞬間都可能定格成永恒的畫面”的細致觀察和精彩議論,都讓我嘆為觀止。
四、駢散結合使作文的語言辭彩華美、音韻和諧
向課文學寫作,駢散交替,整句如儀仗行進,整齊劃一;散句如林間散步,悠閑自如。整中有散,使文章?lián)u曳多姿,舒卷自如。散中有整,使文章整齊對稱,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彰顯了整齊中的錯落之美。
參考文獻:
趙麗娟.打通現(xiàn)代文閱讀與寫作的通道[J].語文天地,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