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
摘要:數學不僅在考試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可以相應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因此,在學生各個年齡階段的教學體系中,教師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已經逐漸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從而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導學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被廣泛運用。
關鍵詞:導學式教學法;數學教學;應用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5-0018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從而使教學方法適應和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當教師通過實際教學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發(fā)現導學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望,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數學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成績獲得飛速的提升。而現在,導學式教學法已經成為數學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數學課堂中使用導學式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可以達到數學的教學目標和效果,能為學生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再次拓展延伸數學知識,使得學生的數學成績在歡樂有趣的氛圍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一、導學式教學法在課堂應用的意義
導學式教學法不同于刻板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新時代教學方式為主,并且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為輔,基本的教學思路就是教師要以“導”為主,學生要以“學”為主,但更多的是從“教”轉換到“學”,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使用導學式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探索精神,對學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有極大的幫助,進一步使學生學習可以更加便利。教師可以利用導學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學,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導學式教學法就是基于上述有利條件所構成的導學式教學法。因為導學式教學法具有靈活性,所以更方便教師的啟發(fā)式教學,這樣可以極大地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使學生的思維變得越來越廣闊。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學習的不同進度和學習特點,利用導學式教學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能有效地落實新課改的目標教學要求,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
二、導學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的應用策略
1.課前進行情境導入式教學法
導學式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立刻進入課堂學習。所以,導學式教學法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就是導入教學,可以讓學生迅速地融入學習氛圍。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數學,數學知識點對于學生學習而言有些難度,部分數學公式和數學定義讓小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復雜,因此教師在講授數學時應利用導學式教學法的情境導入來吸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比如在學習《圓的認識》時,因為小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對圓的理論認識,如果采用單刀直入的教學方式不能使學生很好地理解,更不能使學生將圓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導學式教學法中的情境導入式教學,進一步地使學生對于圓的認識更加直觀并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師在課前可以讓學生在校園里找到關于圓形的圖案,比如教室里的圓形鐘表或者校園里的圓形花壇等等,再讓全體學生交流討論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見過圓形圖案,然后讓學生學會用圓規(guī)在紙上畫圓,畫好之后,嘗試讓學生在紙上剪下圓形圖案,這樣做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也會有興致地思考教師講授的知識和內容。
2.在課堂中運用提問導入式教學法
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就是有很強的記憶力,學習知識的速度很快,但是如果教師不對學生進行知識鞏固,學生對知識的遺忘速度也很快。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前對學生進行舊知識點的提問。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因此,教師需要在授課中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換算時,當學生已經理解了長度單位換算的基礎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中的剩余時間對學生進行知識提問,目的是為了鞏固基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在不超出學生理解的范圍內對學生進行提問。其中,課件內容有學生在生活中見過的東西,比如鉛筆、文具盒、小樹、桌子等,讓學生分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干涉學生討論的結果,討論結束后需要每個小組找出小組代表回答他們認為的長度單位。在這期間,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也不可以立刻制止,要讓學生自由回答問題,等學生全都回答完畢的時候,教師才可以公布正確答案。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層次感,又能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3.課后要及時地進行總結回顧
在學生學完每一節(jié)數學課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總結回顧。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總結與歸納,使學生對于數學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加深印象,對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單元式教學總結,在黑板上系統(tǒng)地寫出每個教材單元的重點與難點,使學生對教材重難點有直觀性和清晰性的認知。比如在學完運算定律后,教師要利用自習時間向學生講述具體的推導運算規(guī)律的公式,并教會學生具體的運算規(guī)律的使用方法,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數學的整體素質都有進一步的提升,使學生在考試中不會出現錯誤。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幾道習題讓學生去做,等學生寫完之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改錯和糾正,并讓學生將錯題和正確的過程寫到錯題本上。可見,課后的知識總結回顧主要是為了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使學生可以將知識點做到掌握和精通。
三、結束語
總之,本文針對導學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上述分析,主要通過課前的情境導入式教學法、課堂中提問式教學法和課后的總結回顧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加強。
參考文獻:
[1]王斯.“問題導學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王秀馨.試論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6):179-180.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泥高鎮(zhèn)鎮(zhèn)江完小56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