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衛(wèi)
摘要:物理學科一直是初高中的重點學科,學習物理幫助學生很好地認識客觀世界,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和推進,教育教學的目標也著重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上,而物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也要有效地應用這一教學方法,通過有趣的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并且學生還能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提高自身實踐能力,這不僅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激發(fā)興趣;深化理解;鍛煉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必須通過實驗的方式來探索答案,物理便是最能體現這一準則的學科。由于客觀世界的復雜性導致物理學科也紛繁復雜,具有抽象性,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時都感到非常困難,知識內容難以理解,應用和實踐自然也困難重重,因此要通過實驗教學的方法,將物理知識的抽象性轉為直觀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利用實驗教學,希望對廣大的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fā)。
一、活躍氛圍,激發(fā)學生物理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十分重要,關系著學生學習這一門課程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物理學科的知識晦澀難懂,很多學生都覺得枯燥無味,無法理解,因此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也不好。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營造良好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探索知識的好奇心,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思維和求知精神。
例如,在教授“大氣壓強”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導入課堂,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硬紙片掉下來;而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硬紙片就不會掉下來。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學生沒有學習過這部分知識會感到非常好奇,引發(fā)激烈的討論,為什么第二次硬紙片就沒有掉下來呢?這個簡單的實驗不僅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導入課堂內容,而且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好奇心,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得到想要的答案,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
二、直觀生動,深化學生知識理解
在物理學科中,很多結論性的內容都是通過實驗得來的,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不加解釋,學生則很難理解,久而久之就會機械性地死記硬背,而失去了學習物理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實驗教學法的好處之一就是使抽象的知識內容更加直觀具體,讓學生通過完整的實驗過程推理結論,不僅有利于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光的折射”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對于光的折射現象可能會與光的反射現象產生混淆,因此可以通過課堂實驗,深化學生對不同知識的理解。教師將一根筷子放在盛滿水的玻璃杯中,學生可以觀察到筷子好像變彎了,然而這就是光的折射產生的現象,實際上筷子并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只是由于光從水中射向空氣中發(fā)生了折射讓它看起來好像變彎了。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學生能夠很清晰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將光的反射與光的折射區(qū)別開來,有利于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也能夠運用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三、提高實驗教學的自主性
由于過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習慣于課堂教學主宰者的身份進行具體相關內容教學,極大限度的制約局限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相關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當在具體實際教學開展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獨立思考探究以及自主創(chuàng)新拓展的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良好充足獨立思考以及展示自我的機會.教師應當的具體實際教學開展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的滲透教學,強調凸顯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地位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以及自主探究學習意識,進而能夠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相關實驗教材從而開展進行合理相關實驗操作,盡量讓學生不斷憑借自己的能力探究摸索從而完成相關實驗,鼓勵并且引導學生能夠在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從而提出新穎的問題,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個體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四、學以致用,鍛煉學生實踐能力
學習物理的意義不僅在于客觀地認識世界,還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而不只是紙上談兵。因此實驗教學法在物理課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不僅要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參與完整的實驗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有利于知識的靈活應用。
例如,在教授“浮力”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在學習過知識后,掌握了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液gV排,就可以自己動手計算浮力了。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作業(yè),讓學生自己計算一瓶沙子在水中的浮力,學生準備一個裝滿水的盆子,將一瓶沙子放進去,測量排出的水的體積,并且已知g和液體水的密度以后,就可以計算浮力了。學生通過動手測量,親身實踐,不僅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所學習的知識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非常有幫助。
總之,初中物理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書本和課堂上,更要貼近生活,親身實驗,通過實驗的方法驗證物理定律。教師要有效地利用實驗教學,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尋求答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在生活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6(2).
[2]王亞娟.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拓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課程教學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