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英
【摘? 要】在過去,音樂一直被當作副科而不被人們所重視,而如今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越來越重要,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shù)素養(yǎng)。如何改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讓初中生愛上音樂課,提高音樂學習效率,成為擺在初中音樂教師面前的一項重任。為此,筆者認為音樂教學應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帶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初中音樂課堂充滿歡聲笑語。
【關(guān)鍵詞】教學方法;多元化;初中音樂;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2-0129-03
My Humble Opin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No.3 Middle School of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U Haiying
【Abstract】In the past, music has been regarded as a secondary subject and not paid attention to by people, but now with the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hich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but also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artistic literacy. How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le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ll in love with music lesson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usic learning, become a heavy task in fro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s. Therefor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usic teaching should innovate teaching ideas, adopt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promo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on, and make the music classroom in junior high school full of laughter and laughter.
【Keywords】Teaching methods; Diversifi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Music teaching
初中時期是學生心智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階段,因此,在初中階段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規(guī)范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初中音樂是實施美育的主要課程,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凈化學生的心靈,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初中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獲得美的享受。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有些音樂教師的授課方式略顯枯燥乏味,沒有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效果不佳,導致很多學生都對音樂課失去興趣。因此,在新時期,初中音樂教師一定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初中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為初中生帶來全新的音樂體驗,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一、傳統(tǒng)音樂教學方法的弊端
(一)重視書本知識傳遞,忽視學習技巧指導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初中音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考核任務,完全按照音樂教材進行機械式的教學,將音樂教材當作“真理”,沒有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性教育,使初中生的音樂能力下降。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沉沉,教師讓寫什么就寫什么,教師讓唱什么就唱什么,成為學習的機器,沒有找到學習音樂的目標。音樂教師只關(guān)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并沒有關(guān)注音樂學習過程,也沒有對音樂學習方法的指導,師生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甚至有的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其他學科知識。
(二)過度強調(diào)教案作用,缺乏靈活應變措施
一些初中音樂教師教學完全依賴教案,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授課,沒有考慮不同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沒有設(shè)計差異化的音樂教學資源,初中生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音樂課堂陷入僵局。音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設(shè)計出一份教案,也不考慮教案是否貼近學生實際,認為只要將教案的內(nèi)容都教給學生,就算完成教學任務。課堂上如果學生有疑難問題,教師也不給予解答,這樣就使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受到打擊,成為教師塑造的標準相同的“產(chǎn)品”。
(三)教師本位弊端凸顯,學生被動參與學習
傳統(tǒng)觀念認為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必須管著學生,學生必須聽從教師的安排。但是這樣的思想存在極大的弊端,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高高在上,完成忽視了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應該辯證地對待,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必須給學生留出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一些初中音樂教師擔心如果放手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課堂會很難管理,學生也就不再害怕教師,因此他們會嚴格限制學生的自由行為,必須按照教師的安排去學習音樂,學生成為存儲器,只能接受,不能發(fā)表意見。即使學生有新的靈感和想法,也會被音樂教師扼殺在搖籃里,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更無從談起。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重視課堂導入,激發(fā)音樂興趣
要想初中音樂教學取得實效,必須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音樂教育面向現(xiàn)代化,讓新課改落到實處。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音樂教師應該選擇多樣性的導入方式,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有深入學習的沖動。新穎別致的課堂導入會增加學生的好感,使音樂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愜意。比如,教學初中音樂《伏爾加船夫曲》,教學目標是能辨別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對歐洲民間音樂有一定的了解,感受其藝術(shù)風格。首先,音樂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俄羅斯的風景圖、地圖、國旗圖片等,再播放《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學生在愉悅的氛圍里感受俄羅斯的風情,增強學生的見識。然后,音樂教師選取了三首歌曲,分別是《西部放歌》《我愛祖國的藍天》《天邊》,以音響的美吸引學生,讓學生感受不同音色的特點。最后再給學生播放《伏爾加船夫曲》,思考從歌曲中聽出了什么?歌曲的力度是什么樣的?這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二)聯(lián)系日常生活,提高學生品味
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因為藝術(shù)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有藝術(shù)的體現(xiàn)。大型晚會、婚禮現(xiàn)場、廣場舞、高檔餐廳等都有背景音樂,這些都是音樂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音樂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生活中的音樂,加強初中生對生活的熱愛,更深刻地了解音樂藝術(shù),提高初中生的品位和素養(yǎng)。比如,教學初中音樂《難忘今宵》,要讓初中生理解歌曲的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大膽創(chuàng)作與表演,體驗音樂,理解音樂,透過音樂看懂人生。這首歌曲旋律優(yōu)美,抒情色彩濃郁,曾多次在大型電視文藝晚會作為終曲的表演,以突出晚會的主題思想。為了引發(fā)初中生的共鳴,促進學生對音樂的認知,音樂教師設(shè)計疑問激趣,問學生:“同學們,每年的春晚都會有很多好聽的歌曲表演,那么你們知道春晚最后壓軸的歌曲是什么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難忘今宵?!苯處熇^續(xù)說:“沒錯,是難忘今宵,下面老師為大家演唱一次這首歌,請思考為什么這首歌能成為整臺晚會的靈魂所在?!?/p>
(三)運用信息技術(shù),構(gòu)建教學情境
對音樂學科來說,課堂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十分重要,都應該滲透音樂元素,引導學生以情感體驗的方式,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為此,音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shù)輔助教學,構(gòu)建輕松開放的課堂情境,提高初中生的創(chuàng)造力。信息技術(shù)與音樂學科的整合,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氛圍,對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教學初中音樂《七子之歌——澳門》,要求學生通過學習這節(jié)課能有感情地演唱三聲部歌曲,深切感受澳門渴望回歸之情,培養(yǎng)學生期盼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音樂教師在課件上出示一面區(qū)旗,上面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讓學生猜想這是哪里的國旗。再給學生介紹澳門的歷史背景,播放澳門紀錄片,感受澳門被葡萄牙統(tǒng)治的情形。當學生有了這些知識作為鋪墊,再學習歌曲的時候都非常激動,演唱雄渾有力,對于音準和音色的把握也非常好。
(四)創(chuàng)新音樂欣賞,加強技巧指導
音樂欣賞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拓寬初中生音樂視野的重要渠道,不僅能陶冶學生的音樂情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要逐漸培養(yǎng)初中生表現(xiàn)、感受和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教師要加強對音樂技巧的指導,掌握音樂節(jié)奏只是音樂欣賞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從欣賞中激活想象力,將思想融入課堂,促進初中生獲得長遠的發(fā)展。比如,教學初中音樂《漁舟唱晚》,這是一首古箏獨奏曲,樂曲意境優(yōu)美,好像一幅水墨畫。音樂教師帶領(lǐng)學生視聽歌曲,學生靜靜傾聽曲子,感受音樂畫面,體會歡快、清雅的旋律。欣賞的時候,教師將曲子分成三個部分講解,第一部分用慢板演奏曲子的旋律,抒發(fā)了創(chuàng)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第二部分音樂速度加快,出現(xiàn)了離調(diào),形成對比和變化。第三部分用快板演奏一連串的音符,展現(xiàn)出漁歌飛揚的情景。音樂教師指導學生分辨音樂結(jié)構(gòu),掌握古箏特有的花音演奏法,提升鑒賞能力。
(五)構(gòu)建開放課堂,展現(xiàn)學生個性
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開放的課堂里,才能感受到尊重和自信,才敢于展示自我,積極探索音樂知識,形成終身學習習慣。音樂不僅傳承了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還培養(yǎng)了初中生的高尚情操和美好情感。音樂教師要充分開放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設(shè)計寬廣的音樂學習范圍,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初中生都喜歡流行歌曲,都有自己喜歡的明星,音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拓寬課堂教學范圍,可以適當引入流行音樂,把音樂與舞蹈相結(jié)合,讓初中生在音樂課堂更加活躍。當播放到自己喜歡的明星演唱的歌曲時,學生都能跟著哼唱,有的還會站起來跳一段舞蹈,這將極大增強了初中生的音樂興趣。在流行音樂中挖掘有用的音樂知識和技巧,使學生自由徜徉在音樂的海洋里。再比如,帶領(lǐng)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編,讓學生改編自己喜歡的歌曲,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給予幫助和支持,進一步發(fā)揮初中生的才能,適應時代教育的發(fā)展,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音樂是一門充滿藝術(shù)的學科。初中音樂教師要善于挖掘音樂深層次的內(nèi)涵,根據(jù)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設(shè)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還要經(jīng)常開展音樂課外活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在實踐中鍛煉初中生的音樂運用能力,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機會,使初中生在音樂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月娥.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讀與寫,2018(12).
[2]黃麗芬.芻議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9(02).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