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yè)可以有效反映課堂教學的質量,而課外作業(yè)是課堂的延伸性活動,其主要目的是使知識運用更加熟練。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主要有簡筆畫、音樂、手工制作等,其是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設置的。一般的課外作業(yè)相較于課堂作業(yè)和其他作業(yè)而言更具有趣味性,其可以讓學生學習從未使用過的詞匯、句式,通過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使小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更加熟巧。本文主要探討生活化的課外作業(yè),通過生活中的英語知識和英語素材,讓學生更加貼近真實的英語語境,學習生活化的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生活化指導
【作者簡介】何承蔓(1975.10-),女,漢族,廣東陽江人,廣東省珠海市三灶鎮(zhèn)中興小學,小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外來務工學校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的有效性。
【基金項目】2019年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外來務工學校小學生英語課外作業(yè)有效性的研究”(課題編號:JWGHKT15)。
引言
課外作業(yè)作為課堂的延伸,既需要符合課堂教學的內容,也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傳統的英語作業(yè)以課堂中的句型、詞組為主,通過機械的抄寫、重復孤立的訓練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課外作業(yè)區(qū)別于傳統作業(yè)的最大特點就是其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征,不同于傳統作業(yè)的目的性和任務性,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具有直觀性、趣味性的內容,讓小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緒,拓展英語人文素養(yǎng)。
一、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生活化的具體原則
1.情境性原則。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最熟悉的方法就是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知識。情境既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體驗,也可以根據英語內容的變化而調整情境的風格。因此,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的生活化可以利用情境性原則,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延伸,完成課外作業(yè)的同時拓展英語視野,恰如其分地運用英語語言解決生活問題。根據語言實用性的特點可以得知,英語既是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又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人們日常交流交際的重要工具。因此,課外作業(yè)的情境性可以讓學生帶入生活化的情感色彩,讓學生在隨意的閱讀或感知過程中發(fā)現語言特色。這種情境既要包含生活元素,也要充滿趣味性,也就是說課外作業(yè)可以不同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欲望去探索英語知識。
2.合作性原則。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不可避免地需要參與到交流和說話的環(huán)節(jié),而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用到語言。英語作為具有交際功能的學科,可以遵循合作性原則。在合作交往的過程中操練英語,各種各樣的合作學習作業(yè)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與同伴交往的好處,也可以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學習英語的規(guī)律。合作性原則下可以布置手工制作、綜合調查等課外作業(yè),讓小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利用英語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樂趣。也能通過合作認識到英語交際性的功能,并善于利用英語知識與同伴交流互動。
3.層次性原則。生活化的英語課外作業(y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同時教師還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度和運用能力。層次性原則就是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yè)的過程中用個性化的眼光看待學生,避免用統一標準衡量課外作業(yè)的質量。層次性原則還體現在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時需要與課堂作業(yè)相匹配,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相適應,課外作業(yè)并非需要完全完成,也并非一定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教師可以延長課外作業(yè)的完成時間,設置ABC或更多的課外作業(yè)套餐,在每一類套餐中設置不同的英語側重點,如A課外作業(yè)套餐更注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B課外作業(yè)套餐更注重學生的應用英語能力,而每一個課外作業(yè)套餐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難度,學生可以自由選擇A套餐或者B套餐,選擇之后在教師設定的時間內完成即可。
二、小學英語課外作業(yè)生活化的方式
在設置生活化課外作業(yè)時,既需要遵循以上三種原則,還需要注意小學生的特點,尤其是心理特點,因為小學生并沒有成熟的心理,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某些事物來抓住小學生的興趣。語言教育也是如此,尤其是英語這種語言與小學生的認知相反,課外作業(yè)形式需要讓小學生認識到除漢語之外其他語言的魅力,也要讓小學生能夠應用除漢語之外的語言,展開交流和生活。
1. 設計手工作業(yè)。手工作業(y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英語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不同的手工作品。由于小學生比較活潑,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其天性設計手工性課外作業(yè),既可以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通過英語作業(yè)幫助學生和家長溝通,也可以讓學生與其他同伴共同完成,提高合作能力。通過將英語語言現象轉化為手工制作,既能減輕小學生做作業(yè)的壓力,也能讓小學生在制作手工作業(yè)的過程中感受英語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英語知識。如在學習“hobbies ”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介紹自己的名片,將自己的身高、年齡、名字、愛好等書寫下來制作成個人名片,既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對每一個學生的了解,與興趣相投的學生做好朋友,提高動手創(chuàng)作能力。
2.設置繪畫作業(yè)。畫面相對文字而言更風趣幽默,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繪制簡筆畫、繪制寫意畫等方式完成課外作業(yè)。學生可以通過畫一畫感受英語單詞的含義,也可以通過幾何圖形來描述事物的形象。繪畫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明白英語的形象含義。總體而言,繪畫這種方式相較于其他作業(yè)形式而言更加簡單,也更加形象,在課外作業(yè)中運用繪畫可以讓學生的作業(yè)妙趣橫生,學生也可以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直接理解英語知識,加深對繪畫內容的印象,也就是對繪畫所表達的英語單詞或畫面產生深刻的印象。課外作業(yè)生活化的最好辦法就是將英語放在生活之中,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yè)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日常生活的過程、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的事物,通過真實生活情境中的食物、動物、文具等展開繪畫,幫助學生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英語在我國生活中并不常見,因此,教師可以想方設法設置英語性的課外繪畫,如“School lunch”中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畫學校的午餐,并利用英語描述見過的食物。
3.布置綜合調查項目。綜合調查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布置英語課外作業(y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調查過程中利用英語解決問題,一來符合綜合調查項目的主旨,二來能在調查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英語技能。英語學習最終要歸結為說,學生只有說出來才能明白英語的功能,才能理解英語知識。因此,在布置綜合調查作業(yè)時,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單詞和內容,綜合性地設置調查項目,可以不拘泥于單一的課程內容,而是根據之前學過的英語知識和新學習的英語知識,讓學生在綜合調查的過程中溫故知新。如在學習“Seasons and weather”一課后,教師可以布置調查季節(jié)與氣候的項目,學生可以在掌握一年四季以及天氣特點的詞匯之后確認所在地未來一周的天氣狀況,在日常根據天氣的變化,設置星期一到星期五的表格,并記錄下當天具體的天氣情況,如Monday/sunny,Tuesday/rainy,Wednesday/windy,Thursday/cloudy,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與同伴每天溝通天氣情況,根據天氣的變化判斷這種天氣通常出現在什么季節(jié)。如學生可以向同伴詢問:“What day is today/It's Tues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It's rainy”。通過每天簡短的交流和問答,既能讓學生熟悉有關天氣的單詞,也能讓學生復習星期的單詞。
4.搜集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碎片也可以成為英語課外作業(yè)的元素,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搜集英語廣告、商標、名字等,通過生活中的英語現象,讓學生初步體會到英語無處不在。另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對碎片化的小事進行總結,如看見一只狗,就可以說出dog,通過中文和英文的結合體會英文單詞的奧秘,同時學習語言組織。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日常生活的碎片之后錄制成剪影,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發(fā)揮奇思妙想,訓練學過的英語單詞。如在學習“My clothes”一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家中的shirt、jacket、shorts、shoes,數一數自己共有多少種衣服,每一種衣服的顏色是什么,這些衣服上面有沒有英文單詞,M、S、L分別代表什么。教師可以在學生收集之后,讓學生查閱資料,分享衣服上的M代表Middle、S代表Small、L代表large,通過與同伴進行交流和互動,學生既能在生活中發(fā)現英語,也能拓展性地學習英語單詞。
5.音樂與電影欄目。聽音樂和看電影是大多數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娛樂項目,因此在布置課外作業(yè)時也可以通過英語歌曲、英語電影來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氣息。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摘抄自己喜愛的英文歌曲,并且將英文歌曲中每一句話的真正含義、整體英文歌曲的風格和歌曲的主旨記錄下來,學生可以選擇喜愛的音樂記錄在摘抄本中,在課堂中或課后與同學進行分享。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在課后收集有關英語歌曲,并進行學唱。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致濃厚,英語詞匯量、運用技能都會有一定的拓展。大多數英文歌曲比較押韻,句子比較簡短,學生摘抄起來也很容易,不會給學生增加過多的負擔。如學習“Shopping for a school party”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有關購物的歌曲摘抄下來,如a little shopping song:We are going a shopping/We are buying bananas/We are you, mangoes/We are buying potatoes/We are buying sugar...學生既可以了解有關購買物品的單詞,也可以鞏固Shopping。而電影可以讓學生感受真實的英語文化,由于我國語境與真實的英語語境相差甚遠,學生可以通過電影來學習英語文化知識,這不僅會讓學生在觀看英語電影的過程中尋找自己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也會讓學生提高英語文化素養(yǎng)。另外英語電影有中文字幕,學生可以邊看字幕,邊聽英語,在這一過程中鍛煉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后布置有關課文內容的英語電影,讓學生摘抄英語電影中感興趣的內容,經典的臺詞,通過與伙伴分享,既能熟悉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也能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提升品位。一些英語動畫電影《冰雪奇緣》《怪物史萊克》等既可以營造學習場景,也可以讓學生學習貼近生活的英語對話。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課外作業(yè)雖然與課堂有關,但實際上英語課外作業(yè)可以將鮮活的生活和絢麗多彩的語言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思維和知識逐漸開闊。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外作業(yè)的生活化,提高英語作業(yè)的樂趣,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理解文化,讓學生的語言技能日益完善。
參考文獻:
[1]陳百玲.生活化英語家庭作業(yè)促小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J].黑河教育, 2019(4):40-41.
[2]馮國香.如何設計小學生英語課外作業(yè)[J].散文選刊:中旬刊, 2019(2):55.
[3]宗澤.有效性課外作業(yè)的探究與實踐——基于Project English教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3):32-34.
[4]方珊珊.巧借英語作業(yè)東風 激活英語教學活力——新課程下小學英語家庭作業(yè)布置有效性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