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莉
摘要:小學生學英語,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不愛說,在英語面前顯得十分內(nèi)向。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學生們聽的太少,一門語言能力的獲得離不開“聽說讀寫”,聽是必須放在最開始的。教師應(yīng)采取適當方法,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人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里,思維才能活躍起來,學習才能主動起來。為了讓學生多聽,教師一方面要在課堂上多講英語,熏陶學生,一方面是播放與日常生活相關(guān)的語言材料,讓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聽”后,自然而然的開口“說”。另外,游戲式教學可以是課堂氛圍寬松、活潑起來,是師生互動的橋梁。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互動;課堂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8-192
語言的學習重在環(huán)境熏陶,學生們無法置身于滿口英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困難。那么,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多聽、多說,盡量“制造”出一個外語的語言環(huán)境。小學生學習英語,正處于初級階段,正確發(fā)音至關(guān)重要,因為發(fā)音影響著一個人說話時的自信程度。記單詞不能靠死記硬背,英語是活的,要活學活用,把記下來的單詞放到語句中,從嘴里念出來、背出來,遇到合適的場景說出來,才算是掌握了這個單詞。教師除了耐心教學生如何發(fā)音外,還要多用英語和學生互動,多在學生耳邊說英語,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的小環(huán)境。那么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有效互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英語課堂用英語
(一)用英語溝通
教師用英語上課,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在小學階段,問題要設(shè)置的相對簡單。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自主創(chuàng)新,基于教材回歸生活。如,起立:stand up,坐下:sit down,回答這個問題:answer the question,很好:good,幫我一下:give me a hand,寫下這句話:write down the word,等等。不用擔心學生不理解老師的意思,在合適的語境中,學生一般能猜測出老師要做什么,結(jié)合說過的話,時間長了就會記住,在這樣的情況下說什么樣的英語。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開口,回答問題時用英語,課間同學們相互交流也可以試著用英語?!奥牎笔恰罢f”的基礎(chǔ),只有教師給學生的耳朵輸入了大量語句,學生才能從口出說出來。鼓勵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用英語對話,從簡單到復雜,從課上到課下,我們已經(jīng)習慣用漢語交流,對想說的話第一反應(yīng)是漢語的表達,這是正常的,不必要求學生將英語刻在潛意識中,看見桌子首先想到的是desk,學生也做不到。學生的大腦中先出現(xiàn)一個漢語詞語“桌子”,再經(jīng)過一道翻譯程序,變成“desk”,就可以了。學生們也只能通過這樣的思路去交流:先想一想自己要說什么,這個意思用英語怎么說,在這樣的表達中有一個詞不知道它的英語是什么,能不能換個說法,等。在這樣的溝通中,學生會逐漸熟悉英語。教師也要挑選學生熟悉的詞匯來表達,否則互動將出現(xiàn)“癱瘓”,變成一方只管講,一方只管聽。
(二)用互動的方法記單詞
英語單詞眾多,零散難記。教師要從中尋找方法,有一個方法很好用,就是“深度加工法”,將一個單詞拓展出來,如這個desk,它高不高high,什么做的wood,干什么用的use,大概多少錢money,這樣一番問題下來,學生就能深深的記住這張desk,還能相應(yīng)記住與它相關(guān)的幾個單詞。另外,鼓勵學生之間討論單詞,圍繞一個單詞相互用英語提問題,相互回答問題,堅持將單詞展開,時間長了,會發(fā)現(xiàn)很多重疊,如,在desk中,學生們知道了它的材質(zhì)是wood,過了幾天,就學到了wood這個單詞,經(jīng)過對wood的展開,又復習到了desk,交叉相互,鞏固練習。
二、游戲式教學
游戲是進行互動的良好載體。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貪玩的天性,設(shè)置障礙,讓學生用英語來通關(guān),使學生不得不放下羞澀,勇敢開口說英語。如教師借助泡泡機,用英語向?qū)W生提問,并要求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用英語請求玩泡泡機,只有這樣才能拿到泡泡機。
-What’s this? 這是什么
-It’s a bubble gun. 是一個泡泡槍
-I like playing with a bubble gun. What about you? 我喜歡玩泡泡槍,你們呢?
想拿到玩具的學生要說出:“May I play with the bubble gun ?”。
不斷翻越障礙,障礙就會變得像平地一樣平常。教師要利用游戲時間,充分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在互動中進步。
三、多元化評價
完善、科學的評價能對學生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學生,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新時代素養(yǎng)的必經(jīng)之路。英語這門學科剛起步時看似簡單,時間越長越會發(fā)現(xiàn)它的復雜,每個學生都要尋找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自評自查,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自己在哪些方面還不足,教師對學生的自評進行客觀的判斷,給出建議,在互動中完成評價,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學習習慣、興趣和方法,認知風格和情感體驗。
結(jié)語
語言的學習是一點一滴積累的,二十六個簡單的字母組成成千上萬的單詞,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又有不同的含義,外國的生活習慣與我們中國不同,表達情感的方式也不同;詞、句的發(fā)音方法也不同,學生要了解這些背景,不能在漢語的基礎(chǔ)上對英語生搬硬套。從全英語課堂、游戲互動教學,到教師-學生多元化評價幾個方面努力,逐漸建立起與學生的良好互動關(guān)系,將有效促進英語課堂的展開,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秋艷.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 現(xiàn)代交際,2016,(17).3
[2] 鄭碧珂. 魅力提問快樂教學-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初探[J]. 科學大眾,2017,(2).
[3] 蔣旭. 創(chuàng)設(shè)合適情境 促進小學英語詞匯教學[J]. 校園英語,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