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萬林 王云升 劉少敏 楊育祥
摘 ? 要: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教學能力雖然只是教師能力的一部分,但對教師來講教學能力的高低對人才的培養(yǎng)極為重要。制定既能全面反映德、勤、績、能,又便于操作的教學能力評價辦法,完善科學合理的教學能力評價機制是激勵教師積極提升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诖?,研究以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為內容,探索評價機制和辦法,以推進體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實現(xiàn)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因素;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0-0086-04
教學能力是一個教師應具有的基本能力,專指教師在完成教學活動時所表現(xiàn)出的綜合能力。教學能力既能表現(xiàn)教師教學目標過程的個體水平和實際能力,還能折射出在完成教學任務時的綜合素質以及是否具有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
制定科學的教學能力評價方法,不僅能有效促進教師積極工作,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促進教師積極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獲取新的知識,并在教學中融入新的方法。本文以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為研究內容,闡釋其特點,剖析動因,探討能力評價的意義、特點、作用、方法和體系,為推進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和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教學能力評價的意義及其體育特點
教學能力評價是一種對教師綜合素質、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等進行多方面評判的過程,既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認定,也是教師聘任、獎懲、晉級的評判依據(jù);既是管理過程和手段,也是推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提升的有效方式。雖然每個學校都有適合的管理方式,評價方式也不盡相同,但目標都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從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因此,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的意義是:為教師工作績效評判確立依據(jù),評出優(yōu)差,樹立典型;為推進教師水平提高、促進教師持續(xù)發(fā)展注入有效動力;為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和學校整體發(fā)展提供保障。
教學能力是教師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體育教師除了具備其他學科教師所具有的各種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的組織管理能力、對突發(fā)事件的反應能力、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以及體能和精神狀態(tài)外,還要具備體育教學應有的特殊能力,即對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感知程度,對項目文化背景、健身與教育價值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學過程中的示范能力、課堂的掌控能力、運動項目需要的保護與幫助能力等。由于課堂教學是完成教育任務最基本、最重要的過程,因此,教學評價的主體必須圍繞課堂教學展開,而科學建構課堂評價體系是推進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保障。通過評價獲取教學反饋信息,進行教學行為反思和調整,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確保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二、教學能力評價因素選擇
就教師而言,語言、文字、寫作、研究、智商、情商、動商、生活、知識、心理、健康等都是能力的構成因素,而這些能力都將凝結在課堂教學之中,以語言、動作、表情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對評價內容的選擇實際上是對教學全過程的合理分解,把那些較為重要的、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的因素提煉出來,從而獲得評價的最優(yōu)價值。
(一)教學能力評價內容確定
關于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研究者對于評價內容的取舍和比重存在著理解上的差異。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課堂教學過程所顯現(xiàn)的能力無疑都是評價的核心內容。就體育教學來講,可以通過課前準備、課中運用、課后小結三個部分來加以認定,并以此開展教學的評價。課前準備包括熟悉大綱、熟悉教材內容、了解學生狀況、進行教學設計、撰寫教案,進而擴展到場地器材準備等。課中運用主要是教學過程如何準確把握教材的實質,游刃有余地實施教材內容的學習與傳授,把課前準備有效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包括語言表達、課堂組織與管理、運動量的掌握、技術的示范效果、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能力等。課后小結則主要依據(jù)教學過程是否順利、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是否調動、運動量的安排是否妥當、教學任務的安排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場地布置器材數(shù)量是否適當、課后作業(yè)是否合理、學生的表現(xiàn)和心理狀態(tài)是否正常等,主要通過回顧教學來總結經驗教訓,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基礎。
(二)教學能力評價因素選擇
一般來講,教師的知識越豐富教學能力越強,但知識和能力并不都成正比,能力與個人的智商、情商都有很大的關系。比如,進行科學研究必須要以知識為基礎,而一個成功企業(yè)家的情商往往比知識更重要。人們普遍認為,科研好的教師教學應該更好,因為他有更多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成果,可以把一些科學前沿的知識應用于教學,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新穎,所以更受學生歡迎。但現(xiàn)實教學時并非都是這樣,一個人的能力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如何客觀、細致、準確的評價教學能力顯得極為重要。
體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評價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基本能力的展現(xiàn)。教學基本能力可以直接反映出體育教師的知識層次(面)、體育技能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包括教師的形象氣質、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知識范圍、精神狀態(tài)、技能水平、個人修養(yǎng)、接受教育程度、文字水平、教案設計、研究能力等。這些可以從教學的語言是否清晰、準確、生動、簡練,是否通俗易懂,邏輯是否嚴謹,知識與思想教育是否融入教學過程,動作示范的水平及其效果如何,是否生動活潑地開展了教學;能否把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及時融入課堂教學之中,知識講解、技能傳授、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文化傳承能否有機結合;所授教材是否得心應手,是否掌握課程實質,是否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安排是否循序漸進、層次分明,課程強度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等方面反映出來。
2.教學實際運用與效果。教學實際過程可直接反映出教師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個人技能的展示效果、課堂調節(jié)能力以及教學經驗的積累狀況,主要包括教學方法運用、教學內容選擇、講解示范時機、技能示范效果、課堂組織安排、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fā)等。可以從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多樣,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否相吻合,與學生的年齡特征、性別等相適應;是否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做到精講多練,注重能力培養(yǎng);教學有無創(chuàng)新,教師身體力行和時機的把握情況如何,以及練習方法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區(qū)別對待,并有意識、恰當?shù)剡\用生動的實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錘煉體育精神,提高教育效果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