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澤政
摘要:與傳統(tǒng)應試教學方法不同,情境教學方法所起到的教學作用較為明顯,如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共鳴等。那么為了發(fā)揮出情境教學法的效用,以小學語文有關課時內容為例,探索情境教學的應用方法,以圍繞語文課程內容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應用;研究
前言
在現(xiàn)階段可用的教學方法中,情境教學法的探究是實現(xiàn)教學良好效果的有效途徑。但對于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仍是教學研究的重點和方向,而只有做好情境教學的應用,提出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都可以推進課堂的情境教學。因此,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有關內容,展開以下部分的探究,即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內容、方式中的應用,以期借助有效研究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一、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目標展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而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引之下,學生才明白自己將學習什么、完成什么任務,以使得學生能夠有序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但是,如何明確好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則是教師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一步。其中,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目標,陸續(xù)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以確定相關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目標,使得情境創(chuàng)設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融合,這對提升語文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實效性都起到積極的作用[1]。
如在教學《村晚》這篇詩文內容時,先做好教學目標的明確工作,才能陸續(xù)開展好課文教學的相關工作。那么基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思維,教師可以圍繞詩文內容,要求學生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以此形成具體的情境創(chuàng)設目標。首先,在理解詩文的基礎字詞內容方面,教師就應該結合情境創(chuàng)設思維,以通過創(chuàng)設詩文情境為目標,引導學生參與到詩文字詞的理解。比如,詩文中存在一些難懂的字詞,“蓑”字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教師可以依據(jù)打造詩文字詞學習情境為目標,運用各種直觀圖片信息來幫助學生理解“蓑”的意思,從而帶領學生走進語文詩文學習情境,進而在情境中不斷激活學生的詩文學習興趣。
二、以情境創(chuàng)設提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對于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優(yōu)化,也是提升語文課程效果的主要方法,使得學生容易受到教學內容的吸引,而產生各種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那么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趣味性時,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如情境問題的創(chuàng)設,來增加語文教學內容的懸疑性,使得學生被語文知識問題所吸引,從而主動去探究語文教學問題,進而在問題研究中,逐漸理解語文課程知識內容。其中,依據(jù)語文課程內容,融入適當?shù)那榫硤D片,以圖片來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受。然后,圍繞情境圖片內容,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知識展開問題的探析,以此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質疑,進而促使學生被富有趣味的語文情境所感染。
如在教學《刷子李》課文內容時,為了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使得學生能夠對其產生樂趣,教師可以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先從各種趣味性內容引入為起點,營造一個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內容。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入描寫“刷子李”人物特征的圖片,讓學生能夠從圖片中了解人物形象、產生人物的基本認知。然后,依據(jù)“刷子李”這位人物,提出相關的課程情境問題內容,由此引導學生展開質疑、探究問題。比如,課文中哪一個段落清晰地展現(xiàn)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藝?“如同升天一樣美”感受到了作者對刷子李的哪些情感?此時,學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并且依據(jù)刷子李的人物形象,去分析上述問題。在分析中,學生產生了一定質疑,并對刷子李這個人物產生好奇心,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使得越來越多學生敢于去探究語文課程知識、解決語文問題,這對提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效果起到積極的作用。最后,教師也可以將課文中描述刷子李的高超技藝片段轉化為電子文件,配以相關的圖片信息,使得學生可以隨時學習其中的內容、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這也是實現(xiàn)語文情境教學的又一途徑。
三、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用,而情境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手段,對語文課程中的內容展開還原,更能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其融入到課文情境氛圍之中,去更好地感受情境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因而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手段,對語文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情境道具,設計情境還原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一步步模擬情境,才能學生一步步融入課堂知識探究氛圍當中,從而感受其中蘊含的語文知識信息,進而由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與探究興趣。
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事先提供一些簡單的情境還原道具,引導學生展開關于課題知識的情境還原,以使得學生感受諸葛亮、周瑜的人物性格特點,由此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知。那么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的情境道具有:人物的服裝、頭飾以及首飾,以使得學生能夠融入到當時的社會時代氛圍當中。然后,依據(jù)課文內容,截取情節(jié)中較為經典的內容,如課文中的3-9段主要講諸葛亮的借箭經過,充分體現(xiàn)出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人物形象。那么教師可以選擇其中的內容,以第一人稱敘述方式,設計相關的情境對話內容,并讓學生一邊說一邊融入情境,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感受其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而由此增強學生的學習情感共鳴。最后,在情境還原中,每位學生都應結合語文課文內容,自己再次去思考與優(yōu)化情境對話內容,盡可能豐富對話內容,使得情境還原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樣更能提升情境還原的真實性[2]。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可以從情境創(chuàng)設角度展開研究。但是,情境創(chuàng)設講求一定的方法,且也需要教師懂得從學生的實際理解角度,去優(yōu)化情境內容與問題,從而讓學生受到情境的感染,進而主動走近情境,去探究情境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情感知識。那么教師可以圍繞語文課文教學主題,并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目標,確定語文教學目標,設計趣味的語文課程內容,開展生動的語文課程情境實踐活動,由此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愿意參與語文課程知識的探究。
參考文獻:
[1]崔愛華.淺談小學語文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有效策略[J].教育,2020,32(8):262-262.
[2]晁貴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思考[J].新課程,2019,23(2):48-48.
(麗江市寧蒗縣大興鎮(zhèn)小涼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