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鳳梅
摘要:隨著英語教育的普及和發(fā)展,學習英語不僅限于閱讀、寫作、考試和其他技能。英語口語越來越被認為是英語教學的關鍵。英語的實用性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使英語學習的重點教學方式放在英語口語的交流上,是當前所有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
關鍵詞:中等專業(yè)英語;英語口語;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272
英語是標準的國際語言。學習英語時,需要掌握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研究表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口語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提高口語教學的質量和練習程度。因此,如果想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則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來提高教學內容。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教學方法較為傳統(tǒng)
在現階段的教學中,許多英語老師仍然使用過時的教學模式,大多數老師是以講述為主導,而學生則是在課堂仔細聽課。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會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將被動學習,然后學生將在課堂上記下筆記,并在下課后反復查看筆記來鞏固知識。這種學習方式明顯限制了學生的互動和思考能力,使學生傾向于惰性思維。最終,學生的熱情會下降,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英語課堂教學氛圍不足
在教授英語時,課堂氣氛對于教學效果非常重要。如果學生想真正學習一門語言,則必須有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如果學校擁有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和練習場所,則學生可以相對輕松地學習該語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某些因素,這種環(huán)境不存在,并且相關的言語活動僅以應對的形式進行。除了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外,學生很少在課外練習英語,趣味少這樣的機會。一方面,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足。另一方面,英語學習與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教室是學習英語的地方之一,但不應該是唯一的學習英語的場所。因此,在課后,老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學習更多的英語交流,以便學生掌握英語口語的一些技能和技巧。同時,教師還需要營造學習英語的學習氛圍。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教學方法
(一)改變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增加積極性,并正確看待英語課程。讓學生認為自己不僅在為考試二學習,而且還在為自己的英語發(fā)展而學習,學生應該對英語口語的學習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教師必須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應鼓勵學生口語學習英語,并在課堂上稱贊學生以增強自信心。鑒于學生的缺點,教師應使用正確的方法予以引導。其次,在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積極發(fā)展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提高自己,并運用學生的英語口語技能。
例如,通過練習英語口語,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練習英語口語。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以便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可以加強學生的口語練習和技能提升并加強學生的英語交流,這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并增強課堂凝聚力。
(二)用合理的方法糾正學生的發(fā)音
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同時只有在看到錯誤的時候,學生才能逐步發(fā)現自己的缺點,然后才能更好地改觀相關知識的學習。但是,在實際指導中,不難發(fā)現許多學生由于各種因素而無法面對自己的問題。學生相信,如果自己犯了錯誤,學生將受到老師的批評,而同學們也會嘲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合理的方法指導犯過錯誤的學生,使學生改正錯誤,同時又不會感到失落感和自尊心受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做出合理的判斷,以免學生內心產生抵觸。
例如,當學生的發(fā)音不正確或不準確時,老師可以使用幽默的方式指出音調發(fā)音的方式,例如和學生開個小玩笑,以使學生學會正確地發(fā)音。同樣,當學生回答問題時,無論答案是否正確,老師都應首先給予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并鼓勵學生。
(三)進行英語比賽
主觀能動性是使人獲得知識和進步的最佳因素。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動力不足時,語言競賽是動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選擇。通過英語的交流,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英語技能來學習語言,記憶新詞匯并在表達過程中使用學習的語言。
在講座中,英語老師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言語思維能力。最好在比賽中進行問答環(huán)節(jié)。邀請班級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解答問題。比賽結束后,老師將提供及時的建議,以便學生能夠及時獲得有關口語學習的反饋,吸收英語老師的經驗并將其運用到自身的英語表達中。老師可以選擇或指定語言競賽的內容,繼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從打牢英語表達的基礎,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英語素養(yǎng)。
(四)靈活運用時代資訊教學方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用多媒體設備適應課堂教學。在中等職業(y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地選擇合適的多媒體設備并靈活使用,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并向學生介紹生動的英語課,改善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
例如,在教室里,播放英美戲劇的有趣片段,并分析戲劇中口語的用法和含義,以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從而使學生了解英語口語的通用用法。在特定的使用情況下,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并提高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不僅能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低下的現狀,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
總而言之,提高中學生的口語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提高中等職業(yè)學生的口語教學不能很快取得成功,但必須堅持不懈。因此,只要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輕松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的交流氛圍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在這個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自由地用英語進行表達,并有老師適當地提供建議和方法,那么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必定會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韓佳妮.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學生口語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09):58.
[2]馬紅.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0(06):59.
湖北省恩施市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