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翠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學校和教師越來越注重在教學的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以在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思想乃至教學實踐都在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力求能夠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但是因為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而且在小學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主要地位,所以作為教師,要通過捕捉學生學習靈感以及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來展開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以在重新構設新的教學實踐方式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有效性;課前預習;合作式學習;拓展延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1-102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來說,教師要想提高課堂實踐的有效性,就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根據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來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課堂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通過采取新穎恰當的教學方式,以讓學生可以學得更多的有效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真正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怎樣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方式,進而真正地把語文課堂打造成有趣的高效課堂呢?本文接下來就將就這一問題來展開探討。
一、組織學生展開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給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預習的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使得接下來的整節(jié)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夠先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心理準備,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來調整上課的進度,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堂課所學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對預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的設計,以讓學生能夠很快地掌握學習內容。
例如,在教授《將相和》時,我會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并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把自己不認識的字詞標記出來,然后再利用網絡或者資料工具書等資源進行查閱,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自己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語文自信。然后,在學生進行預習之后,我會根據學生的預習效果來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案。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初步了解課文內容,還能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故事內容,進而達到提高小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合作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不只是幫助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學習,還需要在教授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意識,以讓學生還能在與他人之間的相互合作下來更好的掌握語文學習所需要的知識技能。這樣的合作式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還能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自信。
例如,在教授《父愛之舟》時,我會先以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總能感受到的父愛來引入課程,以讓學生在之后的課文學習中能夠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理解課文的中心主旨。然后再為學生進行講解課文內容之后,我會向學生提出問題:“本篇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情?其中最讓你覺得感動的是什么?”,緊接著我會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然后我會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這樣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暢所欲言,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的目的。
三、走出文本,拓展延伸內容
在小學教學中采用拓展和延伸的教學方式是基于語文這門學科的特性所決定的,因為語文課本內容涉及的知識面一般都比較廣,教師在教學時適當的進行課本知識的延伸,不僅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還能讓學生把語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融會貫通知識的能力,以達到發(fā)散學生的語文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我會采取拓展延伸教學內容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首先我會通過為學生展示與“草船借箭”有關的影視資料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為學生講解完課本內容之后,我會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利用網絡或者查閱課外書的方式來搜集三國中的人物故事,以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并讓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目的,而如何提高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是教師研究的永恒課題。尤其是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學習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并樹立服務意識,進而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將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究并獲取知識的地位,以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從根本上達到有效的教學實踐的目的,以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型語文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立新.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中華少年,2017(25)
[2]李鑫.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重慶市巫溪縣長春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