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峰
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科教興國”戰(zhàn)略顯然已經落實在了實處。因此,作為處在教育資源豐富環(huán)境中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當對多媒體技術的教育價值有充分認知,從而以新穎的教育理念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趣味,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主動性,發(fā)展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語文水平愈來愈高,以求能夠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合理問題;現實情景;教學難點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1-024
在教育資源匱乏的時期,教師的所接觸的教育理念也不夠先進,大多數情況下,教師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展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因此,那時所取得課堂教學效果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诖?,作為新課程改革時期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創(chuàng)設可以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價值的有效策略,使學生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環(huán)境中得到進步與成長,從而綻放出精彩的小學語文課堂。以下則是本人依據自身從事小學語文教師這份職業(yè)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作以下幾方論述: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多媒體技術導入合理問題
問題的提出是各科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而在信息化的時代環(huán)境下,多媒體技術可以作為提出問題的優(yōu)質媒介,使問題更具有探究性。基于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善用多媒體技術導入合理問題,刺激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使學生以活躍的思維主動去閱讀文本,助力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及內涵,實現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牛郎織女(一)》這篇課文為例,首先,我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入了唐代詩人林杰的作品《乞巧》,對學生提問道:“大家對七夕有多少了解呢?”于是以此問題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通過語言交流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了課堂之上,進而給予了學生快速誦讀課文的時間。然后,我對學生提問道:“誰可以用簡短的語言講清楚故事的人物、時間、地點、起因、經過和結果?”于是給予了學生深入閱讀課文的時間,指名學生做了回答,對學生的回答結果進行了激勵性評價。之后,我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對學生了解到的課文內涵進行有針對性地知識反饋,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了文章情節(jié)的曲折動人。最后,我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歸納了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歸納了如何發(fā)現文章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方法,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多媒體技術導入合理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令學生以極活躍的思維收獲了本節(jié)語文知識與技能,增強了學生對故事內容及內涵的了解,順利實現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多媒體技術演示現實情景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了將生活元素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的要求,但是傳統時期課堂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學生無法真正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現實價值,教師難以令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情感?;诖耍鳛樾聲r代下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懂得應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時間與空間局限性,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演示現實情景,以求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獲取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前提下得到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綻放出精彩的小學語文課堂。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為例,首先,我借助多媒體技術演示母親為孩子付出的現實情景,使學生以強烈的情感體驗融入到了課堂教學活動當中,調動了學生閱讀文本的積極性。然后,我在引導學生分析文中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的過程中要求其聯系自己的生活,從而幫助學生深刻體會到了母親的慈祥與善良,使學生懂得了作者對母親深沉的愛。最后,我引導學生整理了學習內容,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多媒體技術演示現實情景,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充分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了學生孝順父母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展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切實取得了小學語文課堂的精彩綻放。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一般來說,教學難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難點,以傳統時期“填鴨式”的教學手段難以突破。但是在教育資源豐富的時代環(huán)境下,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教學難點有效突破,使學生充滿自信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獲取語文知識與技能?;诖?,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課堂主導者身份,懂得以多媒體技術的展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實現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
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節(jié)為例,首先,我借助多媒體技術呈現了圓明園的景象,結合史實向學生介紹了圓明園這一建筑的偉大存在,為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收獲本節(jié)語文知識和技能奠定了基礎。然后,我在多媒體技術插圖的輔助作用下引導學生閱讀肯文,與學生共同重溫圓明園輝煌的過去,使學生重點了解了毀滅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了這愛恨交織的情感,助力學生了解了這段屈辱的過去,激發(fā)了學生對侵略者的仇恨。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整理了學習內容,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這堂課得到心得體會。這樣,我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安排材料的獨特之處,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增強了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充分實現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還有導入合理問題、演示情景、突破教學難點的其它教育功能?;诖?,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還要不斷進行分析,將多媒體技術的價值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出來,以求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進步與成長,為教育教學趨勢的良性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學堂.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8,5(11):336-337+339.
[2]牛孺孺.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2):125-126.
[3]李再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巧用多媒體提高教學質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2):69.
貴州省大方縣三元彝族苗族白族鄉(xiāng)勝發(f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