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原理在語文學科中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語文的教學設計上,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與傳統(tǒng)的機械性備課區(qū)別開來,就必須在語文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原則體現(xiàn)、前提要素上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案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是指語文老師必須把所教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實際理解能力作為出發(fā)點,按照新課改后的教學目標及教學要求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做出有作用的方案并加以實施。
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時教師應遵循系統(tǒng)性、特征性、主體性的指導思想。實現(xiàn)教學的最優(yōu)化控制,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教學設計達到理想化效果。
在語文教學設計時應根據(jù)整體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個性化原則,制定出有教師個性又能符合學生知識需求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
學習語文新課標是語文教學設計的前提之一,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把新課標中對初中學段的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涵蓋進去。其二是鉆研教學內容,教師在鉆研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善于獨立思考,切勿人云亦云;對課文內容必須深入鉆研,力求吃通透;對于教材必須全面把握,從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從整體通讀到部分賞析,再由部分賞析到整體構建。其三教師可以用觀察法、談話法、調查法和分析法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語文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設計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設計出具體可操作的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關鍵。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把單元要求、課前提示、教材原文和課后研討與練習作為依據(jù),把握好針對性、具體性、整體性和實用性四個原則。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能力體現(xiàn)課文的獨特性,使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把握整個單元的教學主旨,使本課的教學目標與前后課文或課文教學目標相聯(lián)系,并且要把新課改后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落實好。在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中把握好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行為程度,例如“學生在閱讀段落后劃出描寫人物的句子”,其中,“學生”是行為主體,需注意的是在語文教學目標表述中學生是行為主體,而非教師,“在閱讀段落后”是行為條件,“劃出”是行為動詞,“描寫人物的句子”則是行為程度。
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區(qū)分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教學重點是指在課文知識結構中有特殊地位且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容,而教學難點是指學生在學習中復雜、紛繁、疑惑不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需把握的是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有可能是一致的,教學重點也許并不難,教學難點也不一定就在重點之處。確定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關鍵是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教材實際內容,即所謂的“吃透兩頭”。理解教學重點的一般規(guī)律,即文章的思路之處、文章的含蓄之處、文章的妙筆之處和文章的意境之處。
二、語文板書與練習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的意義可以主要概括為提綱挈領、突出重點;直觀示范、引導啟發(fā);加深理解、鞏固記憶,這也是為什么要做好板書設計的理由。教學板書設計要求富有簡潔美、條理美、布局美、書法美和創(chuàng)意美,簡稱求易、求序、求巧、求工、求新。板書區(qū)域劃分為福板書、主板書和輔助板書區(qū)。語文教學板書類型包括詞語式、結構式、故事情節(jié)式、人物形象式、說明程序式、綜合式以及特色式。板書設計的格式主要有扇面格,即板書從一點出發(fā)并向同一方向展開,形成扇面;輻射格,即以課文某項內容作為軸心向四周輻射,或由四周向軸心匯聚;圖表格,即畫出表格;波浪格,即以波浪起伏的格式板書人物情感或事態(tài)變;條幅格,即以課文中心思想或總論上為橫幅,以各段中心句或分論點為縱幅展示內容;回環(huán)格,即采用回旋或循環(huán)的形式設計的板書;階梯格,即臺階式上升,逐層推進以及魚貫格。教學板書的類型和格式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jù)課文性質和課文內容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有效的吸收課堂知識。
教師在學生作業(yè)設計中應把握“適當”二字:不應過難,也不應過于簡單;不應過多,也不應過少。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體現(xiàn)新課改后語文教學設計的人文性。
三、語文教案設計
語文教案的設計重點在于語文教案的格式。教案的課題主要是課文的題目和作者的姓名以及簡介。教案中教學目標主要根據(jù)“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分行排列,做到少而精、實而行。教案中教學設想應是關于課文教學目標難點與教學目標重點的分析,以及所要求采取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總體設計。教學中的課程安排一般一篇課文一到兩課時,把握“長文短教”,課時內容是課題內容的分散。教學內容與步驟集中在重、難、疑點的分析與解決。板書的圖示設計是整篇課文思路與教師教學內容形象化的體現(xiàn),所以這一塊是尤為重要的。
教師在教案編寫過程中應把握的總體目標要求是科學性、獨特性和實用性。具體要求是目標準確具體,內容充實恰當,重點突出易懂,過程緊湊有序,環(huán)節(jié)過度自然,方法靈活有效,課時分配得當。
優(yōu)秀的語文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和保證,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設計提高其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是積累經驗、探索規(guī)律、進行教學科研的過程。語文教學設計如若符合上述要求,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老師,都是意義重大的。
【參考文獻】
[1] 李鎮(zhèn)西. 熏陶感染與獨特體驗[J]. 語文教學通訊, 2004.
[2] 姚威平. 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維度思考[J]. 甘肅科技縱橫, 2006(02).
【作者簡介】
楊金,男,江西興國人,興囯縣高興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