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
摘要:貧困山區(qū)學校,過去由于很多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學校基本上是沒有科技教育的場所和時間,更不用談有專門的相關配備人員對學生進行科技教育,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普遍低,甚至有的學生因為父母的封建,抵制科學思想和科學理論,而學生的有關的科學知識,僅僅是從老師嘴里獲得那么一點點。
新課改革以來,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貧困山區(qū)很多學??萍冀逃顒拥膶嵤┣闆r有所改變,但是怎樣推進科技教育,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yǎng)仍然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學科。學生對科學的探究,對科學的體驗,至關重要,它不但影響學生對科學文化的追求,而且影響對后繼科學的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科技教育;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2-287
貧困山區(qū)學校,過去由于很多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學?;旧鲜菦]有科技教育的場所和時間,更不用談有專門的相關配備人員對學生進行科技教育,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普遍低,甚至有的學生因為父母的封建,抵制科學思想和科學理論,而學生的有關的科學知識,僅僅是從老師嘴里獲得那么一點點。
新課改革以來,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貧困山區(qū)很多學??萍冀逃顒拥膶嵤┣闆r有所改變,但是怎樣推進科技教育,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yǎng)仍然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談談這個問題。
一、可以在科技教育中實施正式學習。
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學科。學生對科學的探究,對科學的體驗,至關重要,它不但影響學生對科學文化的追求,而且影響對后繼科學的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創(chuàng)造科學教育正式學習的環(huán)境。學校應該開設正式的科學課,配備有關的科學教育老師,不是把科學課僅僅寫進“課程表”里,實質(zhì)是科學課上的是語文、數(shù)學主課,課程開設形同虛設。
同時,有條件學校應該定期開展科技活動,鼓勵多數(shù)學生參加,而不是少數(shù)人的“專車”,提升學生的參與人數(shù)和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學生打開一條通往科技學習的通道。
二、可以在科學教育中實施非正式學習。
創(chuàng)造科學教育非正式學習的氛圍。非正式學習主要是靠學習者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習者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促進非正式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科技教育中,注重引導學生的非正式的學習,常常能讀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成就。
非正式學習的氛圍相對于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而言,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重大科技事件來滿足學生對科技活動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欲望。
有條件的學校,在學校設置專門的科技實驗室,供學生參觀,或做實驗,提高學生對科技的探究的興趣。
再比如,在學校的長廊上,正中布置科普長廊,并安排相關的老師進行適當講解,豐富學生的科技知識;學校的大門入口處,粘貼科技畫報宣傳科技成就,學生直觀感受科技的成果,相信科學,感受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學校在開展科技活動時,應在全校進行宣傳,以通知,出畫報,班會,集體講座的形勢宣傳科技,制造氛圍,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后,組織學生家長和孩子一起查閱資料,并動手制作,不但可以讓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和孩子一起體驗,而且還促進家校的聯(lián)系。學生真正達到在“做中學,玩中學,游中學”。
三、可以在科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小學科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而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核心,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來發(fā)展其他科學素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科學本質(zhì)與教育宗旨內(nèi)在統(tǒng)一。然而,不少學生沒有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盡管他們從學說話開始,就可能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很少有父母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他們會毫無保留地將答案告訴孩子,唯恐孩子不知道,聽不明白。進入學校,不少老師也是“絞盡腦汁”地將知識通過語言,演示實驗等多種方式傳授給學生;在或者學生只是機械的照著老師指定的步驟,按部就班地,依樣畫瓢,卻是沒有探究性思維活動的參與,久而久之,學生們習慣于從老師或家長那里“省時省力”地獲取知識,缺乏主動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學科學教育應該首先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遇到問題,不依賴老師或者家長,自覺主動地去探究,自覺主動地去尋找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喝水?怎樣證明,雨是否睜著眼睛睡覺?怎樣證明?遇到這些問題,學生應該先想到的是,如何去探究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去尋求老師的幫助和解答,當然老師不能游離學生探究學習問題之外,“袖手旁觀”,老師的適當?shù)囊龑Ш褪赖朗潜夭豢缮俚摹?/p>
四、可以在科學教育中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品質(zhì)。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開始,是外界信息輸入的窗口。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生良好的觀察需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yǎng),“看見了”不等于“觀察到了”,科學史上重大的發(fā)明,往往歸功于科學家的細致觀察的結果。如;牛頓就是從大家熟悉卻無視的蘋果落地現(xiàn)象,得到了萬有引力定律。所以良好的觀察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十分重要。
五、可以在科學教育中開發(fā)利用科學資源。
小學科學教育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以敏銳機智的視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學資源。引領學生到家庭生活中去學科學用科學,變廢為寶,使之成為可以利用的科學實驗資源。比如,廢棄的飲料罐可以做電話,可以做聽診器,可以做小昆蟲觀察盒等,都可以做出精彩的科學實驗。
總之,擔負著科學啟蒙的小學科學啟蒙教育,養(yǎng)成小學生良好學習科學的習慣,比獲取文化知識更為重要,它決定學生追求科學甚至對他們的一生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斐,衛(wèi)萍,王兆良,張楠.論小學“目標導向―過程干預―評價監(jiān)控”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構[J].衛(wèi)生軟科學,2014,06(31):501-503.
[2]魏宏聚.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qū)[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2,04(25):52-53.
[3]申繼亮,彭華茂.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1(33)
[4]馮永熙,吳增強,金瑜,葉斌,張志剛.發(fā)展與規(guī)范――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的討論[J].上海教育科研,2010,03(07):1-10.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