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結貞
摘要:語文作文微課,是指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將作文教學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層次條理、素材選擇、修改潤色、佳作欣賞等各環(huán)節(jié)中的重點、難點,與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結合起來制作成微課,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網(wǎng)絡教學、移動教學等方面。巧用微課,能激發(fā)習作興趣、再現(xiàn)活動情景、積累習作素材、掌握習作技巧、幫助后進啟航。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微課在與課堂的有機結合中發(fā)揮其獨特作用,使作文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微課作文;激發(fā)興趣;再現(xiàn)情景;積累素材;掌握技巧
語文作文微課,是指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將作文教學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層次條理、素材選擇、修改潤色、佳作欣賞等各環(huán)節(jié)中的重點、難點,與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結合起來制作成微課,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網(wǎng)絡教學、移動教學等方面。教師巧用微課,可以激發(fā)習作興趣、再現(xiàn)活動情景、積累習作素材、掌握習作技巧、幫助后進啟航,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讓微課在與課堂的有機結合中發(fā)揮其獨特作用,使習作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一、借力微課,激發(fā)習作興趣
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習作教學,興趣的激發(fā)對課堂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微課資源豐富,教師可以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的需要,對視頻、圖片等進行剪輯、加工,制作成課堂需要的教學資源。在課前播放這樣的微課,其效果比PPT課件要強烈,能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快速產(chǎn)生與習作主題相關的想象,及時進入習作狀態(tài)。
如教學五年級下冊《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時,我剪輯了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劉星看鬼片的精彩片段加以呈現(xiàn),我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觀察劉星的動作、神態(tài),并加以描述,微課所營造的情境學生很喜歡,學生看了微課后,十分興奮,紛紛舉手暢所欲言。然后,我讓學生進行片段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產(chǎn)生了強烈的寫作欲望。正是因為微課的有效運用,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沒有東西可寫”的現(xiàn)象了。
二、借力微課,再現(xiàn)活動情景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如泉涌,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梢姡钍亲魑闹?。學生的生活可謂豐富多彩,可是為什么學生寫作文時會感覺無從下筆呢?主要原因是缺乏對自己身邊事和物的觀察和感悟。而微課能再現(xiàn)豐富的作文情境,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從而使學生感悟生活、感悟美好,讓童心激情飛揚
玩是學生的天性,在課間,學生們跳繩跳皮筋、丟沙包、踢魏子.在課后,學生們打籃球、玩貓捉老鼠、丟手絹。學校還經(jīng)常組織各種活動:經(jīng)典通讀、田徑運動會、“六一”文藝匯演等等?;顒又?,學生們興高采烈,寫作時卻抓耳撓腮,文枯詞窮。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活動中拍攝照片、錄像,活動后制作成微課,在學生面前再現(xiàn)當時的活動情境,喚醒學生的記憶,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不久前,班級開展了跳長繩活動,學生們五個一組,八個群,拉開長繩,跳得可歡了。教師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把這一精彩的過程錄制了下來,然后配上音樂、解說,制作成了時長8分鐘左右的微課。學生們在觀看微課時,回顧了大家跳長繩的過程,并通過一個個特寫鏡頭,發(fā)現(xiàn)了神態(tài)各異的自己,或眉開眼笑,或激動不已,或垂頭喪氣,或手舞足蹈.....在微課的指導下,學生細心地進行觀察,多渠道地感受,多方位地想象。于是,學生習作的欲望被激起,一篇篇優(yōu)秀的作文誕生了。教師把微課發(fā)到班級QQ群中,供學生們反復欣賞,有個學生還就此寫了一篇日記,感嘆微課真是太神奇了,老師真是太聰明了,教師樂開了懷。
三、借力微課,積累習作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習作素材的積累對于習作的成功至關重要,充分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指導學生進行前置學習,先學后教,就能為學生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四年級上冊《習作4》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覽記,突出參觀或游覽地方的特點。對于學生而言,外出游玩是他們的最愛,應該說這個寫作題材他們有話可說。但是,外出游玩經(jīng)歷已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拿起筆寫自己以前的游玩經(jīng)歷,就相當于寫回憶錄,效果會大打折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游玩的情景縈繞在他們腦海,成了我設計習作教學首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制作了一個微課,主要包括兩個學習任務:(1)查一查:查找有關名勝景點的歷史由來、歷史典故等。(2)拍一拍:和美景合影,拍一段自己游玩的視頻。生動形象的微課激活了學生的旅游體驗,他們紛紛找出自己以前旅游的照片、視頻等,這些都成為了寫作的第一手素材。微課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四、借力微課,掌握習作技巧
微課是學習的一種資源包,它不僅給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還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有法可循,從而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三年級上冊,要求編寫一則童話故事,對于處在習作初始階段的三年級學生來說,習作的相關知識缺失,僅憑幾篇課文的學習,一節(jié)習作課的教學很難做到人人落實。于是,我提前介入指導,制作了一節(jié)微課,借助學生熟悉的《北風和小魚》 《小河與青草》 《蝸牛的獎杯》等,讓學生了解童話結構模式,并喚醒學生課外的閱讀經(jīng)驗,讓學生從課文中選一幅圖,想象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進行謀篇布局,打開了學生寫作的思路。
五、借力微課,幫助后進啟航
“微課”既能夠組織學生統(tǒng)一觀看、共同學習,又能給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單獨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克服習作障礙,逐漸提高習作水平。一個微課就是一個知識點,它注重的是方法的傳授。如果教師能把作文寫作的技法做成微課班級群中,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寫作需要并結合自己的學情隨時觀看,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例如:將“寫一封信”習作中的書信格式 制成微課,上傳到班級群 ,指導在課上沒有掌握的學生利用周末進行觀看,使習作教學的難點在課余時間得到了消化。這樣既保護了學習基礎較差學生的自尊,又可以起到“答疑解惑”和“鞏固 提高”的作用。
總之,微課的介入為習作教學開辟了新的思路,扭轉(zhuǎn)了“教師教、學生寫”的被動局面,使學生真正成為了習作的主體。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習作教學事半功倍。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qū)鳳翔小學 廣東 清遠 5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