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祥
摘要:生活教育理念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來的,他倡導教育無界限,生活、社會、學校都是教育學生的重要陣地。生活教育其實最主要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不局限于書本知識,要知行合一,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要注意對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個性化的寫作培養(yǎng),以學生為主體,逐步改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206
引言
初中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初中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在初中語文寫作中存在脫離實際、缺少真情實感等問題,影響學生作文質量。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作文教學越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教師應注重生活化理念的融入,指導學生開展寫作活動,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一、深入分析生活元素,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在初中語文寫作中,寫作素材是寫作的基礎。在課堂活動中,學生要結合豐富多彩的生活,注重情感素材的積累,使作文情感更加豐富,表達出真實情感。以往的初中語文寫作中,學生存在無話可說、缺少真實情感的問題,使得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對此,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深入分析生活化元素,使寫作充滿情感。以生活作為基礎的故事、人物等是作文的重要構成元素,能夠促進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構建高效作文課堂。
例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寫作教學要求學生以“我們是一家人”作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篇作文。其具體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寫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懷和幫助。教師可以根據(jù)寫作主題,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開展相應的寫作活動。在實際的寫作中,不少學生缺少相應的語言積累,情感表達不夠準確。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結合生活中的細節(jié)和故事,構建相應的文章脈絡,表達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深入分析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生活細節(jié),構建家庭成員的個性形象,傳遞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使寫作內容更加真實飽滿,避免出現(xiàn)作文中“假、大、空”的現(xiàn)象,豐富學生的寫作體驗,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選擇生活化的寫作素材
在寫作中,適量且適當?shù)拿跃涔倘荒軌蚱鸬健爱孆堻c睛”的效果,但是貼近現(xiàn)實生活、體現(xiàn)真情實感的寫作素材才能真正支撐起“龍”的“血肉”和“骨骼”。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以生活為“源頭”,為自己的寫作提供永不枯竭的靈感和素材。
例如,在《學習抒情》的寫作教學中,如果教師只重視寫作技巧的講解,不重視真情實感的激發(fā),則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會產生“無話可說”的“無力感”和“無情可抒”的“尷尬感”。相反,如果教師能夠通過一些途徑,使寫作教學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則能夠避免“無力”和“尷尬”,實現(xiàn)趣味化教學模式的構建:首先,寫作選題生活化。作文中的情感,既可以是“大情懷”,展現(xiàn)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熱愛之情,也可以是“小情感”,展現(xiàn)自己對親人、對朋友的喜愛之情。然而,對于初次接觸這類主題的初中生來說,教師難以在短時間內出激發(fā)他們的“大情懷”,于是,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小事入手,通過《記憶中的……》《那一次難忘的……》等題目,觸動學生的“小情感”,使他們在寫作中有感而發(fā),真情流露;其次,寫作理念生活化。抒情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借景抒情”,可以“細節(jié)寫情”,可以“比喻傳情”……在寫作的時候,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要以“情”為主,讓寫作技巧為“情”服務,而不能以“寫”為主,讓情感服從于寫作技巧。只有讓學生秉持這樣的理念,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做到情感真摯、下筆有神;最后,寫作素材生活化。對于初中生來說,無論是“大情懷”還是“小情感”,都需要通過生活小事進行體現(xiàn)。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以生活小事為素材來烘托情感、表達情感、升華情感,使自己的情感真摯而不浮夸,濃烈而不虛假。教師通過寫作與生活相互結合的方式,使學生的寫作由“閉門造車”變?yōu)椤坝懈卸l(fā)”,由“生搬硬套”變?yōu)椤把灾形铩?。如此一來,學生對于寫作訓練的態(tài)度由“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大大提高了對于寫作的興趣和熱情,而教師也切實實現(xiàn)了趣味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三、設置生活情境
情境教學模式可用于兒童到青少年的所有課程,也用于寫作教學,不僅容易為學生所接受,而且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教學模式情境教學的核心是激發(fā)學生的情緒,這種教學模式還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文化素養(yǎng)教育,教師必須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情感和生動形象的場景,從而幫助學生
在寫作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jù)《時間都去哪了》,筷子兄弟的《父親》,這種比較感傷的歌曲為背景,為文章《背影》中營造出一種情景,然后讓學生們在這種感傷的氣氛中仔細閱讀這篇文章,了解作者看著父親拖著肥胖的身體給他買橘子時的復雜的內心情感,感受到他對父親的愛和他對父親的愛的矛盾的情感體驗。最后,讓學生認真記住自己不在的時候和父母有什么關系——自己,如果因為瑣碎的問題會和父母吵架,如果吵架后會進行復雜的心理斗爭,然后讓學生用語言表達這種矛盾的情緒。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不僅生動活潑,而且還十分精練,對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將這種情況結合起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意識,提高他們的意識和積極性,并使學生在環(huán)境壓力下激發(fā)起創(chuàng)造文字的興趣。
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深入分析生活化元素,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化情境,開展生活實踐活動,從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情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為寫作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沈美嫻.“生活化”理念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智力,2020(12):9-10.
[2]杜紅偉.基于生活化理念改革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亞太教育,2019(11):105.
[3]周鴻,劉永懷.基于生活化理念改革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0):50.
貴州省鎮(zhèn)寧自治縣江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