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香云
【摘要】識字教學,是基礎教學內容,在面對低段小學生在生字詞學習的問題上,教師很容易陷入教學成效不足的處境之中,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學習習慣,使學生無論是在未來的學習方面,還是在語法結構的鍛煉方面取得較好的成績。教師應針對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著重強調識字教學的課堂節(jié)奏,可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條件,促使學生的識字水平得以提高。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識字教學的成效不足,不僅是教學結構層次不分明的體現,更受到了低段小學生識字量不足的影響。低段小學生之所以對文字的敏感度不足,大多數是因為其難于按照文字的書寫結構以及用法特征產生明確的理解,這會使得教師規(guī)劃的教學方案,難于幫助學生理清生字詞學習的條理。因此,幫助低段小學生克服識字學習成效不高的關鍵,應該做好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運用圖形導入法、資源調整法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識,以便在教學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階段構建出完整的教學閉環(huán)。
一、提高小學低年級段語文識字教學效果的要求
識字教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是運用課前導入的方式,做好教學內容的管理工作;其二是按照識字教學的難易程度做好教學任務的規(guī)劃,使學生掌握陌生詞匯書寫方法的同時,依照教師的引導進行自主練習。導致低段小學生出現生字詞學習困難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其自身識字量的不足所致,這種問題增加了低段小學生的生字詞學習難度,使其感到學習層面的焦慮,繼而難于提升自身的識字水平??梢?,識字教學在本質上是較為理性的,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可減少致使學生陷入長期非理性循環(huán)的學習過程之中。最后,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是教師難于控制的,因此,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開始之初,或在小學生完成一件學習任務時,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生字詞的學習產生積極的情緒。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段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直觀導入法,提升識字教學的品質
情緒的調節(jié)決定了識字教學的質量,也影響了識字教學的品質,因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把握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繼而通過直觀導入法引入相關的卡片及圖像,利用色彩、形象的刺激調節(jié)小學生的情緒,減少低段小學生頻發(fā)的學習問題。同時,導致小學生識字學習效果不高的問題,不是由于其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因為小學生難于從各個層面理解詞匯的用法及與詞匯相關的行為與事物,這種問題增加了低段小學生識字學習的挑戰(zhàn)性,也易于使得其產生消極、無聊的情緒特點。簡而言之,教師不僅需要借由聲音和動作演示進行教學導入,還需要在講解貓、青蛙等動物詞匯時,運用聲音引入“喵”“呱呱”等詞匯,可在生活層面增加識字教學的關聯性,繼而降低學生對學習陌生詞匯的抵抗情緒??梢?,拓寬教學層次,在低段小學生的直觀感受層面,進行生字詞教學的互動,比如引入圖片、引入聲音等方式,易于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學習印象,繼而擴展自身的生詞量。最后,低段小學生寫不出生詞的原因,也受到了相關的影響,只有在教學任務的劃分中簡化學生的學習難度,才能更好地提升識字教學的品質。
(二)調動注意法,完成重難點生字詞的強化
低段小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通常會對具有色彩特征的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因而,教師在強調重難點詞匯的過程中,需要優(yōu)先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以便增加生字詞教學的效果。同時,運用色彩及翻轉課堂的演示,開展重難點的生字詞教學任務,可滿足低段小學生的學習特征,繼而呈現出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外,幫助其掌握重難點詞匯的運用方法。可見,要解決低段小學生無法靈活掌握重難點詞匯的問題,最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重難點詞匯的出現,而是通過注意力調動及視覺強化的方法,避免低段小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這里以踩踏的踩與理睬的睬為實例,兩者的結構相似,還具有類似的運用特征,為了減少其對小學生學習狀態(tài)影響,教師可以運用色彩區(qū)分的方式,以及動態(tài)模擬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兩者的區(qū)別與相同之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使學生對偏旁等作用產生一定認識,也能增進學生對陌生詞匯的理解。最后,應對小學生識字學習效果較差的問題,教師的首要目標為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克服相似詞匯的應用問題,加深學生對偏旁部首的認識外,通過行為等方式引出更多的教學內容。
(三)學習與實踐的結合,通過階段復習的方式鞏固知識
有效的實踐練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不同詞匯的運用方法,還能帶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這是構建識字教學閉環(huán)的最后一項內容,也是提升學生詞匯量的基礎。低段小學生更樂于在游戲中完成實踐練習任務,語文教師應把握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繼而通過實踐練習的方式,提升生字詞教學的品質。簡而言之,具體的教學方案就是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并結合搶答游戲的特征,通過生字詞快速轉換或生字詞與圖片相互連線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掌握陌生詞匯運用方法的同時,對以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此種教學方法可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繼而通過圖文對應游戲、詞匯強大游戲,得到相應的鍛煉。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幫助學生擺脫機械化的生字詞學習方法,使其適應生字詞教學節(jié)奏的同時,通過教師的行為以及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專注于生字詞的可視化記憶和動態(tài)化記憶方向,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對學生的學習錯誤以及學習問題時,教師應站在低段小學生的角度,給予一定的肯定,以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習慣。
三、結束語
識字教學的成效不足,不僅增加了低段小學生的生字詞學習難度,更使其感到學習層面的焦慮,繼而難于提升自身的識字水平。低段小學生之所以對文字的敏感度不足,大多數是因為其難于按照文字的書寫結構以及用法特征產生明確的理解,因而教師需要借由聲音和動作演示進行教學導入,以此,幫助低段小學生克服識字學習成效不高的問題,做好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運用圖形導入法、資源調整法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識。
參考文獻:
[1]何艷瑩.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應用研究的可視化分析[D].杭州師范大學,2020.
[2]王亞辰.小學語文低年段朗讀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20.
[3]陳昭賢.基于教科書資源的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