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仁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考試制度和教學模式發(fā)生巨大變化,傳統(tǒng)的“文理分科”、“一考定終身”已轉變?yōu)槿缃竦摹?+1+2”的選考模式,考試制度的改變給高中政治教學帶來巨大挑戰(zhàn)和機遇,政治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突破,以此才能優(yōu)化政治教學模式,提高政治教學質量。本文針對此提出教學準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方面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政治;優(yōu)化教學
引言:傳統(tǒng)教學中政治學科屬于“文科”,為學生必選科目。但新高考背景下推出的“3+1+2”選科模式,改變了政治學科的地位?!?+1+2”模式即語數外必選+物理歷史各選一門+政治、地理、生物、化學各選兩門,因政治專業(yè)選擇的局限性,促使政治學科教學受到巨大挑戰(zhàn)。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教學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把握住改革要求,切實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以此充分發(fā)揮政治學科的優(yōu)勢和作用。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變化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發(fā)生了較多的變化,受到較大的影響,最主要的變化如下:一是高中“3+1+2”選科模式的推出給政治學科帶來較大影響,高中政治學科可能面臨人數極多或極少的境遇;二是政治學科邏輯性、理論性較強,政治教師需要牢牢把握住“獲取解讀信息、運用知識闡述事物、探究驗證問題”等新高考政治要求,培育學生的政治解題技巧;三是《高中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的提出對師生關系、教學方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育人性、教學評價等都做了要求與規(guī)定。高中政治學科教學需要結合新高考和新課改要求,與時俱進、不斷落實,為此教師可以從教學準備、教學環(huán)境、教學方式等方面做一個具體的探究,整合優(yōu)化高中政治學科教學。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教學準備精心布局
(1)教學目標科學性。新高考背景下提出的政治教學目標分為課標內容、教學要求、教學建議等板塊;《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則提出“三個維度”教學目標,倡導學生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這就表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目標設計需要更為科學、合理。教學目標的設立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課程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牢牢將教學目標貫徹落實到整個政治教學課程中去,進而達到夯實知識技能、培養(yǎng)三觀素養(yǎng)的目的。(2)學生練習時效性。新高考背景下提出“減負增效”倡議,并隨之推出導學案任務、拓展練習等,這些練習都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判斷高中學生能否準確認知、理解并運用新知識。為此教師在布置學生練習時,可以從“線上預習或課前預習”+“課中任務驅動”+“課后復習鞏固”等三方面入手,以此實現將知識內化為運用實踐的技能,提升高中政治教學質量。
(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實踐
(1)生活化教學內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不能再只依照教材,還需要將教學知識融入到社會中去,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達成“生活化教學”目標,并在教學內容中有機滲透“立德樹人”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三觀。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挖掘本土資源,在貼合本土資源中拉近學生的熟悉感。(2)時政熱點教學內容。時政資源即時事熱點,政治本身就與時政相掛鉤,教師要善于了解最新新聞、政策,多加搜集并借助于時政來引導學生了解國際社會。(3)信息資源教學內容。信息時代教師可借助互聯網引進豐富的政治教學資源和教學理念資源,拓展學生視野。比如在學習“維護世界和平”知識點中,教師即可搜集戰(zhàn)爭多發(fā)地區(qū)的信息、視頻,帶領學生了解當地百姓的情況,促使學生深刻理解“和平”的含義。
(三)教學方法與時俱進
新高考背景下對高中政治提出的要求是獲取解讀信息、運用知識闡述事物、探究驗證問題的知識技能,這也強調高中政治需與時俱進,規(guī)避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旨在引導學生探究、分析,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1)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教學是新課程目標,信息技術的運用可落實到教學全程,實現“互聯網+教育”、“線上+線下”的混合學習。如課前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景活躍氛圍,課中微課、慕課落實重難點,課下云課堂、釘釘布置任務鞏固學習,課外信息技術提供豐富資源。(2)問題探究結合實際。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試題不再只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考察,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也成為新高考考察的重點。比如高考題型中多要求學生對某個時政熱點予以分析、討論,并能提出建議我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能了解時政、夯實政治知識,從而達到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3)社會實踐強化技能。新高考背景下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倡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知、體驗、實踐,并能在實踐中發(fā)展能力。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即可結合教材選擇社會實踐的內容,以此借助于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強化高中學生的政治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政治綜合素養(yǎng)。(4)微課教學。微課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短小精悍,微課可運用于課前預習+課中任務探究+課后鞏固提升等多個方面,借助微課有助于扎實學生知識體系,解決疑難政治問題。
結語:綜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結合新課改與新高考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準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此夯實政治基礎知識,借助信息技術、問題探究、社會實踐培養(yǎng)學生政治技能,利用生活化、時政化、信息化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從而優(yōu)化政治教學,提高政治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姜穎.高考導向的高中政治教學應對策略[J].華夏教師,2020,(4):61-62.
[2]黃曉丹.新高考下的高中政治時政課堂[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8):336.
[3]樂章高.高考改革方向和高中政治教學應對策略[J].魅力中國,2020,(18):140.
(作者單位:寧德市高級中學,福建? ?寧德? ?3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