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燕
摘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重要板塊之一,僅僅是在課堂上學習是不夠的,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把課外閱讀當成語文課堂的延伸,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加學生的素材,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老師可以通過群文閱讀來把一些關聯(lián)性強的文章聚集在一起,讓學生集中閱讀,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讀到優(yōu)質(zhì)的文章,更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語文;群文閱讀;邏輯思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的進程中,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學生至少完成不低于100萬字的閱讀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所以老師在教導學生時可以把群文閱讀帶到教學中,發(fā)揮其優(yōu)勢,讓學生能夠完成新教改的要求,開闊文化眼界,提高對語文的熱愛程度。
一、群文閱讀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所有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讓興趣成為學生的驅(qū)動力,激起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老師也能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傳統(tǒng)教育中通常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抑制了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讓他們只知道背課文,背生字,用套路話的答案思考問題,最后很可能會厭惡學習,在新時代的教育中,老師應該利用群文閱讀的手段引導學生能夠開闊思路,勇于提問,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利用群文教學可以豐富語文知識的內(nèi)容,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二)提高教學質(zhì)量
小學時期,語文教學與其他科目相比使相對較難的,因為語文是一門注重積累的學科,他需要學生能夠有深厚的文學基底,又要有較好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其他學科可能知識包含本學科的知識,而語文的內(nèi)容則是包羅萬象的。所以老師在教學時應該合理地把群文閱讀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在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二、實施群文閱讀的具體內(nèi)容
(一)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構(gòu)建群文閱讀策略
群文閱讀是以多篇文章相融合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閱讀學習的成果很大程度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成績,所以老師為學生在挑選文章時要格外注意,要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況,學習能力來建造適合他們的閱讀的模式,充分的發(fā)揮群文閱讀的優(yōu)勢。老師在推進群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指引學生了解閱讀主題,可以通過小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選擇一名作家進行課外知識演講。同時老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為學生選擇難易適中的閱讀文本。由于小學語文相對簡單,老師可以把選擇重心放在中心主旨,思想內(nèi)涵等方面,每個閱讀文本之間都要有關聯(lián)性,只有這樣才會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5年級下冊《猴王出世》的時候,教材上的內(nèi)容只是講到孫悟空剛剛到花果山的時候,老師可以帶領大家學習完之后,讓學生回家去閱讀后面的知識,老師在給學生找文章時也要找出適合兒童閱讀的版本,不僅可以讓學生增加閱讀興趣,還可以提高知識素養(yǎng),了解中國四大名著的內(nèi)容。然后老師可以為學生找到有關于女媧的文章,為什么孫悟空是一個石頭變化而來,為什么其他石頭沒變,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
(二)建立科學的教學課堂
在教學時老師應該充分地利用靈活的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的教學課堂,這樣才會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夠有精神、集中注意力地上課。在傳統(tǒng)教育中經(jīng)常是老師灌輸學生知識,然而這樣的方法既枯燥又低效,老師應該摒棄這樣的教學手段,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相對自由,開心的課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把被動學習轉(zhuǎn)變成主動學習,增加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率。老師也可以經(jīng)常地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加,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讓老師能夠真正地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部編四年級下冊《貓》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講課,然后讓學生講述自己與動物之間的經(jīng)歷,或者是在學習之前,老師先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游玩活動,組織學生去動物園,記錄自己喜歡的動物有什么習性和特征,然后第二天再與同學分享。這樣通過活動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縮小學生與知識的距離,還可以讓學生更加愿意去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重復式群文閱讀
有順序的閱讀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可以提高閱讀質(zhì)量,在選取主題時老師應該選擇遞進性強的主體,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以及閱讀量,同時采用重復式閱讀也可以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完成新課改的目標。例如在學習部編四年級下冊《海上日出》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閱讀,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景色描寫去閱讀部編四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這樣同為景色描寫的文章,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素材,還可以加深對有關景色的寫作手法的記憶。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合理地運用群文閱讀的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增加閱讀量,還有利于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所以老師應該根據(jù)新課改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綜合成績。讓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時開闊自己的知識,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閱讀技巧,擁有更好的認知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鳳.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實踐探索[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1):23.
[2]羅美德. 群文閱讀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1(1):43-44.
四川省成都雙流區(qū)棠湖小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