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英
摘要: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唯一途徑和學習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非常重要。低年級小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但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學習漢字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識字教學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識字教學充滿趣味性,為今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生活的智慧從識字開始。扎實的識字基礎是孩子開拓視野、展示才華的重要保障?!吨袊x務教育課程標準》還要求小學生掌握3000個漢字,其中要求書寫2500個漢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將識字教學置于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核心位置,讓孩子們清楚地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
一、開展趣味游戲活動,促進主動學習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生活知識和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游戲教學不僅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提高知識的吸收速度。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開展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游戲,從而達到良好的識字效果。下面,列舉一些合適的趣味活動:
先將全班同學分成小組。教師準備好一定數(shù)量的玩偶,每一只玩偶上都貼著一個生字。然后將準備好的玩偶平均分給每一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交流溝通,解釋貼在玩偶上的生字,直到小組里的每個人都能解釋、讀寫這個生字,就可以留下這只玩偶,其他小組也可以留下別的組拋棄的玩偶。最后對比哪一組留下的玩偶最多,玩偶最多的小組則為勝組。勝者組上臺講一講認字方法,別的組補充。
如在教學《小小的船》時,教師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生字制作成卡片,利用卡片展開游戲。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卡片,由學生以搶答的方式回答卡片上的生字。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還可以活躍氣氛,使學生對搶答的過程記憶深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搜索與本節(jié)課生詞有關的字謎,然后引導學生猜字。這樣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設置多重關卡,讓學生闖關,每個關卡上都有生字,誰能解讀清楚,并造句,誰就進入下一關。最后,用時最少的參與者獲得勝利。
二、識字多元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識字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不斷探究新型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識字教學特點與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效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識字教學計劃,使識字教學逐漸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轉變?yōu)榫唧w、形象的內容,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在教學“日、月、水、火”時,這幾個字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搜索日、月、水、火這幾個生字的演變過程,利用視頻動畫將演變過程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漢字的演變歷史,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漢字的意思,如“日”代表著太陽,太陽懸掛天空,帶給人們光芒及熱量。同時,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模式,切不可單一、重復使用,如果過多使用多媒體,不僅會對多媒體教學產生依賴,還可能產生反作用。
三、延伸教材,拓寬對生字的認識
閱讀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識字教學起著積極作用。首先,教師可以延伸教材,從學生的興趣和自身情況出發(fā),引導學生閱讀與教材有關的書籍,使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在學生遇到生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查字典,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由于學生不理解生字的意思,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的內容,分析生字的含義,這樣的方式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摘抄文章中的句子,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摘抄的好習慣,還能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識字生活化,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課本或者課堂,還需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利用日常環(huán)境來熏陶學生的求知欲望,利用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進行小學語文指導中,教師需要注意構建貼近生活的環(huán)境,讓學生感到生動形象,從而有興趣接觸生字。此外,書本上的知識也需要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學習文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比如在學習動作類的生詞生字時,結合實際,把包含這一動作的完整形象表達出來,方便學生理解。低年級的小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學會舉一反三,做到學習一個字就會一類字。因此,我們可以實施一些創(chuàng)新方法,不僅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驗,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很難引起小學生的興趣,但他們對美術活動有很大積極性。所以,我們可以結合手工教學,指導他們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
譬如,在教學“牛、馬、雞、鴨、貓、狗”等動物的漢字時,就可以教學生如何畫出這些動物的簡筆畫,畫完后,再讓他們寫上對應的漢字和拼音,制作出一張張圖畫,最后集成一本圖集,還可以在上面繼續(xù)補充,用這種方法學習更多的漢字。利用制作識字簡筆畫,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又啟發(fā)了他們的藝術審美,展現(xiàn)出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真正做到兩全其美、一箭雙雕。
如在教學“大小多少”時,學生對“大小多少”缺乏明確的認知,這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教師可以將學生使用的鉛筆收集到一起,然后將收集到的鉛筆分為兩組,一組鉛筆數(shù)量為10支,另一組鉛筆的數(shù)量為3支,3支鉛筆比10支鉛筆少,所以10支鉛筆可以用“多”來形容。對于大小的概念教學而言,教師還可以將自身情況于學生進行對比,教師的年齡為30歲,學生的年齡為10歲,教師的年齡比學生的年齡大,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對“大小”有明確的認識,并將“大小”應用于生活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結合日常生活,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積極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主動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場景,讓讀寫教學不再枯燥,這樣才能讓學生快速高效地閱讀,從長遠來看,學生的讀寫能力一定會提高。
參考文獻:
[1]馬紅靜.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1(19):57-58.
[2]周夢媛.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21(1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