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榮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數學教學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顯然不適合采用灌輸的傳統(tǒng)策略,急需進行根本性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為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開展合作教學、密切聯系實際、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巧妙設置數學問題等四個方面出發(fā),對科學的教學策略和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發(fā)展的基本教學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
關鍵詞:優(yōu)化;教學策略;初中數學;發(fā)展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選擇和使用的方法、策略和手段,它的運用與教學的最終效率和效果有著更直接的關系和影響。但是,由于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有初中數學教師采取灌輸的策略和方法,導致數學教學的低效、低效甚至是負效率。因此,每個初中數學教師都應從現實學情入手,推進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構建穩(wěn)定、高效的數學教學模式,以促進數學教學科學、健康地發(fā)展。
一、開展合作教學
合作性教學被提倡,旨在改變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和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和進步。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以合作的理念為指導,根據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分組,確保每組成員有4-6人同時參加展示;其次,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在小組內積極地進行溝通、討論、互動與交流,分享觀點和觀點,實現思維碰撞和優(yōu)勢互補,使每一學生在合作中共同發(fā)展進步。
舉例來說,在教授“多項式的乘法”時,本節(jié)課程筆者實施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在課程開始前,筆者先將學生們分成了多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小組成員劃分好后,筆者再正式展開教學活動。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筆者會布置一些探究任務來引導各小組討論,進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樣,筆者通過運用合作教學方式,課堂教學變得十分活躍,學生們深入理解了多項式乘法的相關知識,實現了共同發(fā)展。
二、密切聯系實際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是數學知識最終應用的歸宿,因此,數學教學緊密聯系實際生活,能夠體現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征,增強學生的數學認同感是十分必要的。中學數學教師應積極拓展教學思路和范圍,以生活教學情境為起點,主動觀察、挖掘、搜集與學生生活經歷有關的各種素材,并將其巧妙地融入教學實踐中,使生活教學情境還原與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更具知識運用意識和實踐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授“幾何圖形”這節(jié)課時,課程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筆者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教學。課程開始時,筆者首先讓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幾何圖形,有的學生說魔方、有的學生說足球,還有的學生說雪花,然后筆者向學生們系統(tǒng)地介紹了介紹了生活中的幾何圖形,進而對幾何圖形進行分類,引出幾何圖形的概念、性質和特性,這樣學生可以對幾何圖形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成為探究的核心和主體。針對這一點,數學教師應從傳統(tǒng)教學思想觀念的轉變入手,不再局限于諸如應試教育等落后思想,而是要堅持和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理念,真正肯定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空間,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觀點,提出問題和質疑,全面、深入地參與探究教學的過程,為探究教學的進一步實施奠定基礎。
比如,在“簡單事件的概率”所做的聽課調查發(fā)現,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占用了大量的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因此,筆者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如課程開始后,筆者會先讓學生預習本課的內容,并事先了解本課的基礎知識,筆者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課程內容進行講授,筆者可以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讓整個“簡單實踐的概率”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
四、巧妙設置數學問題
傳統(tǒng)思想影響下的數學教師,大多局限于灌輸知識的教學傾向,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限制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徹底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重視課堂教學的構建和提出問題。具體地說,教師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研讀,抓住其中的重點、難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設計啟發(fā)式問題,找準教學時機,激發(fā)學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運算練習,但在長時間的運算練習中,學生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因此筆者改變教學方法,采取提問式教學。課下,通過引導學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使學生熟悉運算規(guī)則,然后通過問題的設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在提出問題后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當學生提出問題后,筆者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進行提問。
從總體上看,教學策略的轉變和創(chuàng)新,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是實現高效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面臨新的教育形勢,初中數學教師要從根本上改變和更新教學理念,正視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角度,深入研究學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發(fā)展狀況,在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完善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提升數學教學的效能。
參考文獻:
[1]駱文輝.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優(yōu)化[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35):187-188.
[2]杜素梅.運用CAI課件優(yōu)化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