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識字教學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就擁有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措施,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提高學習漢字的效率,本文將分析我國目前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進而提出相應的策略,促進小學語文能夠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應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識字,只有學會大量的漢字閱讀,才能夠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在識字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每一名語文教師都應該讓學生提高學習漢字的興趣,從而發(fā)掘小學生的潛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掌握較多的識字技巧,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我國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當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
1.1進行教學的方法不夠靈活
在小學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就是要識字,這也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小學生不能夠對識字充滿興趣,那么就會導致教師的語文教學質量大幅下降。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大部分的語文教師所進行的教學方法都比較枯燥,學生不愛聽,就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當小學生處于一個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就會導致學習的效率較低。我國目前有許多語文教師,在進行講課的過程當中,往往都是重點講解字音與字形,而不是教給學生怎樣去識字,這樣就會導致部分小學生對漢字教學不感興趣,學得快也忘得快,不能夠牢牢記住漢字的書寫與讀音。
1.2識字教學的過程當中缺乏實踐活動
漢字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讓學生產生牢固的記憶,就會對這多個部分進行分別的講解,但是在大部分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識記效果都不太理想,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當中缺少相應的實踐活動,小學生雖然能把漢字的音、形、意記在心里,但是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往往比較淺,難以理解漢字背后的深意,不能夠靈活運用到生活當中。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都比較重視學生的識字數(shù)量,應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就會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也比較沉悶,很難進行互動與交流,導致學習成績不太理想。
2如何提高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當中的應用
2.1在課堂上可以適當?shù)赜糜螒騺硖岣邔W生的學習興趣
在識字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應該靠教師的強制教學,更應該讓小學生對識字充滿興趣,讓教學課堂充滿情趣,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這是每一個識字活動所需要遵循的內在要求。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當中,就可以運用游戲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構建一個輕松活躍的識字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有趣的氛圍內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運用“加一加”或者是“減一減”這樣的游戲來讓學生對認識的漢字進行相應的變形,這樣就能夠為識字教學增加不少的趣味性,也能夠拓展小學生的思維,讓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識字教學活動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把一些生字變成字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主動思考,去思考漢字的字形與字義,讓識字變得更加地富有趣味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漢字接龍等多種游戲活動來創(chuàng)建一個活躍的識字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世界里學習識字,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使學生對學習能夠擁有較大的興趣,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2.2復習鞏固要把握“有效”原則
不論采用什么方式和方法識字,都是為了記住生字。記住生字,就必須遵循記憶律,按照“識記——保持——再現(xiàn)”的程序和方法進行。記住生字,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在具體的語言文字應用的環(huán)境中完成。沒有重復,沒有再現(xiàn),就沒有記憶,也就不可能做到會認、會寫、會用。對于學過的生字要用多種有趣的游戲方式進行重復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比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各種與生字聯(lián)系的游戲,如:“摘果子”、“開火車”、“找朋友”、“蘿卜蹲”、“變字小魔法”、“猜字謎”、“邊讀邊收”、“認讀比賽”、“字卡撲克”,等等,把漢字放在不同的游戲環(huán)境中進行復習,避免了機械枯燥的重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趣高效。
2.3占領“課堂與生活”兩個識字陣地
雖然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課堂是識字教學的主陣地,但不是唯一陣地。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電腦普及、網絡發(fā)達,通訊設備隨身化、數(shù)字化,兒童識字的材料、途徑更是豐富多樣,在不同的時段通過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式進行漢字的學習。崔巒理事長曾經說過:識字提倡課內、課外“兩條腿走路”。教師要積極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識字,立足“課堂”走向“生活”,實現(xiàn)課外識字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試著在識字教學中放手讓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運用新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發(fā)揮,久而久之,學生比以往善于觀察了,識字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在講授《烏鴉喝水》中有兩個生字“喝”和“渴”容易混淆,學生常常誤寫成“渴水”和“口喝”。此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平時,你為什么會口渴?”“喝水要用什么來喝?”在分析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生漸漸找到了答案。有的說:“因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才會口渴。”有的說:“口渴了,要用口喝水?!庇械恼f:“用口喝水,沒(氵)水口渴。”這里要特別強調與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經過這種聯(lián)系,字就記得特別牢。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趣味識字教學就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漢字,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每一個小學都應該重視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提高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滿足我國目前小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海紅.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2019,(2).148.
[2]李新春.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中趣味教學運用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4).59.
[3]李玉梅,張會芳.新課程理念下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
[4]雷文英.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探究[C].2019.
作者簡介:陳希玲(1983.12-),女,廣東增城人,本科,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