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現階段,我國教育管理中的去行政化逐步發(fā)展成國家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數中小學教育管理都在向著行政化方向發(fā)展。本文主要就中小學教育管理著手,仔細地分析和研究了該教育管理中的弊端,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
1 行政化教育管理的概述
對于行政化而言,其本身就要經過一些行政方法來進行教育的管理,其本身也有著行政的特點。這些年來,由于行政化的部門及單位往往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進行管理,這就會讓與法律職能問題有一定的偏差。此外,行政化教育管理在社會管理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也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些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不光包括國家教育中的行政管理,還有著中小學內部的管理。那么,教育管理行政化主要指的就是不去運用學術及教育規(guī)律,而采用行政權力的方案,并根據相關的行政方案及方式,由行政方法去制約及管理教育。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提到,應當進一步開展政校分離的辦法方法,要積極地探索和建立起符合學校特征的管理政策及制度,應當取消實際中的行政級別和管理模式。不過,當前大多數人更加關注的是高效教育管理中的去行政化的問題,這就會使更多地忽略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管理行政化問題。
2 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的表現
2.1 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外部表現
中小學教育的各級政府部門已經開設了許多較大的中小學行政機關,并且中小學中還包括以下幾個政府主管部門的權力,有:辦學權、領導權、管理權以及經濟權、考評權等。中小學的黨政領導應當由上級的黨政機關任命,完成學校各個學科的設計及安排,其中的入學計劃也要由政府核對。此外,中小學教育管理部門還要確定辦學經費,更要關注中小學的辦學水平究竟怎樣、教學質量和水平怎樣等。此類都應當由政府組織的專家來開展具體的考核工作,特別是還要獲取教育管理中的管理權、撥款權等。
2.2 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內部表現
(1)第一點,較大規(guī)模的中小學內部需要安置行政機構設置管理部門。對于中小學內部的干部、機構而言,其自身本來就有著等級的差別。學校變成行政機關,等級制度嚴格,學校就應當積極地開展教師、主任及校長的行政管理。
(2)第二點,教育研究權力的行政化。由于行政權力可以決定學校中的資源分配問題,教師應當從學科內部著手,及時地調整和完成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師職稱的評定工作,從而完成各項教育、行政研究工作任務。
(3)第三點,行政權力中的官僚化,會進一步導致權力的集中。由于一部分學校內部會初中黨政不分的情況,大部分學校還會由于學校書記的權力較大,而出現“獨裁”的情況,校內的各種事宜往往都有其做決定。一些中小學中的各項事宜往往都由校長決定,校長可以直接決定財務、用人等。這樣一來校內的權力就會偏向于少數人。
(4)第三點,教職工的權力被邊緣化。由于中小學內部往往依照政府機關的制度來確立,其中的干部等往往是由學校直接挑選的。這類機關、部門干部往往聽從上級部門的管理。但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教育行政權力過于泛濫化,理應由教師作為主要內容的學術事宜都將歸入行政管理軌道當中。一些教職工在任職中往往不具備行政權力,也沒有學術權力。也就是說中小學內部教育的行政化就體現在管理機構的行政化、學術事務的行政化以及資源配置、人事的行政化。這些都會為中小學教育帶來更多的問題和弊端。
3 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中的問題
3.1 由于當下盛行中小學的功利主義
學校中的教育管理不是為了學校而服務,反而是為了行政部門。這樣一來,中小學校往往在經歷了檢查、通報及后來的整改后,就得到行政部門較高的評價。這些也直接決定了學校內的領導是否可以高升;反之,學校評價較差,校領導就要面臨批評革職的情況。這時,中小學內部的教育管理早已成為機械化車間中的產品。一些中小學校領導要想有著良好、光明的前途,就要根據有關行政部門學的要求和規(guī)定的內容來完成管理學校的過程。此時,中小學的教育就完成成為了行政管理的附屬品。
3.2 中小學教育管理的行政化
中小學教育管理的行政化會讓一些知識分子難以潛心研究學問,更無法學到更多的知識文化。中國教育當前行政化的趨勢是十分明顯的。在古時,古人就認為學問做得好就要去做官,進仕途。大多數做學問的人學習的目標不是要做好學問,一直求學、求真,而是去做官。因此,行政道路成為更多人的選擇,大多數學生也會更多地選擇公務員等職位。中小學教師也往往難以沉下心思搞學問、搞研究,往往趨炎附勢,追求名利。這時就會呈現出優(yōu)秀教師難以潛心研究學問,失去學習的興趣。
3.3 在行政環(huán)境中的中小學學生會受到影響
在這樣行政化的環(huán)境中,大多學生都只關注如何應付教師的檢查、如何獲取教師的信任、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室布置的學習之外的任務……不過,中小學生大都忘記了去學習知識,具備優(yōu)秀的品格,有良好的習慣等。長期以往,中小學生就會趨向功利化發(fā)展。
4 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問題的解決方案
由此,就可看出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對于學校的教育發(fā)展的弊大于利,那么,中小學教育管理應當以去行政化為主,以便更好地開展此類教育,從而完成教育管理的去行政化目標。中小學教育管理就要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點,中小學教育行政部門要放權、轉變職能。因為中小學往往會受到國家行政部門、機關的教育領導。在此背景下,中小學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行政化問題,積極地探索指導性問題,并放權學校。
第二點,取消學校的行政級別。中小學教育屬于義務制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學校需要就應當擔任起培育教育的職責,更要在內部建立起行政制度,不搞特權。最終我國教育資源可以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第三點,推行學校領導的競選制。行政部門需要較多地利用自身的行政職責來完成校內領導部門的監(jiān)督工作,這在中小學行政化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建立干部任免機制,才能完成教育管理行政化的最終目標。
5 結束語
綜合上文,其實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去政治化并不意味著學校內部不開設行政部門,也不是要完全脫離行政管理工作,反而要更好地明確行政管理部門的一些職能,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師和學生。其實去政治化的管理不光可以維護去除集權化、非理性的教育規(guī)律,還能有效地提升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熊丙奇.我國高校的行政化弊端及改革建議[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08):172.
[2]牛維麟,詹宏毅.我國大學校長平均年齡52歲平均任期4.1年[N].中國教育報,2017(08):17.
[3]趙永新.某國立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只有 1/3時間做科研[N].人民日報,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