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合作交流,現(xiàn)在已經(jīng)廣泛應用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中。而在這個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中,教師則是承擔一個引路者的角色,這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學生的學習探索過程中,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適時有效地給予引導和幫助?!被诖?,本篇文章對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263
引言
俗話說:“單絲不能成線,獨木不能成林?!笨梢?,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自主性備受關注。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融入課堂,進行合作學習,從而更好地感悟音樂,把握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不斷提升音樂綜合能力,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音樂課中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聆聽習慣,還能提高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同時,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會交流、謙讓、分享、團結,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對于孤僻、不善于表達以及害怕單獨上臺表演的學生,合作學習也是一個促進其發(fā)展的過程,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潛移默化地融入小組的交流當中,在小組進行演唱、演奏或者表演時也會默默參與其中,久而久之他們孤僻、內(nèi)向的性格就會有所改變,從而使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音樂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具體方法
2.1小組建設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首要任務就是進行小組建設。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各小組的成員,每組要有組織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較強的組長,讓表現(xiàn)力強的學生帶動靦腆的學生,讓節(jié)奏感好的學生指導節(jié)奏感不好的學生。總之,要盡可能地保證每個學習小組的實力相當,并且在小組中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完成小組建立工作之后,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公布每個小組的成員信息,并形成相應的評分機制,在每堂課結束后對各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分,并及時統(tǒng)計分數(shù),激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進取,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2.2角色演繹,激發(fā)合作興趣
角色演繹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動起來,也能喚起他們合作的欲望,因每個角色的分工不同、要求不同,這就需要情感和技術的融合,才能彰顯出課堂的受納度。例如,《七子之歌——澳門》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采取合作演唱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澳門回歸祖國的情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升藝術欣賞能力?!巴瑢W們,在這首歌曲的演唱中,你會感受到祖國統(tǒng)一的激動情懷,你也許會被這樣的情景感動得熱淚盈眶,請小組合作演唱這首歌曲,注意情感的融入,看哪個小組唱得更和諧,更有韻味。”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開始認真地角色分工,積極合作演唱,在演唱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審美能力由此得到提升。
2.3誘發(fā)動機,提高學生參與度
以學生為本,成為新課標的根本教育目標。教師在課堂上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同時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吸收知識,獲得精神養(yǎng)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切實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靈活采用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如,引導學生感知音樂時,結合小學生好動、愛表現(xiàn)自我的這一特點,將音樂與表演進行結合,使得學生產(chǎn)生學習欲望和動機,幫助學生通過動作的這一表現(xiàn)進一步理解和記憶音樂的相關知識。學生載歌載舞,熱情參與,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表現(xiàn)力,還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4互動合作,加強情感交流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互動之中傳遞的是情感信息以及認知信息,同時還包括人際交流信息,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能直接感知與覺察。為了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教學實施中,教師就要充分熱愛自己的教學,同時還要熱愛學生,積極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直接感知到來自教師的熱情。在學生的向師性不斷得到增強時,其就會與教師保持同頻共振的節(jié)奏,既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音樂知識,表現(xiàn)音樂。問題是師生互動的有效介質(zhì)。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適當穿插問題,引發(fā)學生樂于去分析、探索,最終解決問題。通過設置主題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共同討論,探索、解決問題,不斷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引導學生不僅僅停留在對歌曲含義的理解上,更需要從欣賞的角度感知音樂中所包含的深層次的內(nèi)涵。教師做好引導者,讓學生成為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并在探究過程中不斷體驗、探索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最終獲得成功感和喜悅感。
2.5改變課堂的評價方式
課堂評價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給教學指引方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變革。在以往的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都只是單純地配合教師完成評價,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導致評價環(huán)節(jié)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兩種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意識到作為小組的成員之一,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會影響全組的評分成績,這能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共同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中所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是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而是關系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人格的塑造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音樂課當中,筆者會努力研究并其運用到音樂課堂當中,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靜.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天津教育,2020(29):143-144.
[2]羅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20):101-102.
[3]張凌云.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途徑[J].學周刊,2016(2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