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英
摘要:在生物學教學中融入一些靈活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不僅可以為教學增添新鮮的元素,使教學變得更加有趣,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運用知識的實踐空間。在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嘗試將更全面的實踐活動與特定的知識教學相結(jié)合。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還能為他們提供更大的改進空間,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活動教學;初中生物學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091
引言
如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科技的快速進步,課堂教學不再是向?qū)W生傳授一定的知識,去努力適應應試教育的要求那么簡單。新形勢催生了新課標的誕生,課堂教學一定是高效的。這就要求教師積極適應時代,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下功夫,徹底轉(zhuǎn)變以往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觀念和模式。課堂教學要在知識、能力、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素質(zhì)進行全面提升。
一、建立活動小組要有組織、有管理
如果教師帶領學生走出生物課堂,組建活動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高漲。但是在活動小組建立初期,由于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約束措施,活動效率比較低下。因此,活動小組的建立必須有一套適合各自小組的組織管理體系。教師可以給出最基本的行為守則,讓各小組成員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本小組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補充說明?;顒有〗M的建立,既要有生活經(jīng)驗豐富、動手實踐能力強的小組長,又要有在某一領域具有專長的成員。這樣才能使每個小組在管理、組織、行動時做到分工明確,組員之間合作起來才能事半功倍。教師要引導各個活動小組之間展開競爭和合作,以此加強教師對各組的管理和監(jiān)督。
二、立足生活,展開實驗教學活動
初中階段的教學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生物學科也不例外,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要使其善于通過觀察生活來領悟生物學知識,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使其逐步形成完善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以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植物的生殖》此節(jié)內(nèi)容中的實驗教學為例。“植物的無性生殖”這一知識點對學生抽象思考能力有著較高要求,故此,考慮到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情況,為幫助其突破實驗學習難點,教師就可立足于生活來展開實驗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在課前觀察生活中存在的植物資源,例如,可鼓勵學生通過月季、綠蘿、紅薯、蘿卜等資源來展開無性生殖實驗活動,并引導其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詳細的記錄和總結(jié),如此一來,學生將生物學規(guī)律與生活資源有機結(jié)合起來的同時,即可觀察到更多生命現(xiàn)象,并形成正確生命觀,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探究習慣,這對其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意義。
三、量體裁衣,分層教學
每個學生的認知背景、學習能力、學習興趣都不同,初中生物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及時調(diào)整教學。如果學生基礎較為薄弱,教師就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有梯度的內(nèi)容,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地開展活動。在開展一些具有很強探究性的活動時,教師要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開展彈性教學,為學生留有探究的空間,采用精講多練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后,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多鼓勵基礎薄弱的學生,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質(zhì)疑,讓他們在思維碰撞中迸發(fā)火花。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態(tài)度、實驗能力等多個角度進行評價,也要對他們的協(xié)作精神、思想情感和價值取向進行準確判斷。評價時要注意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知識和能力相結(jié)合、個人和集體相結(jié)合,正面激勵學生在生物學科教學中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四、在生物教學中聯(lián)系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要重視生物學科與社會教育動態(tài)方面的關系,挖掘教材當中的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比如,在學習不同類型植物的生長過程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家里養(yǎng)的花花草草,聯(lián)想生活中常見的樹木花草等生活實例,問問大家,這些植物屬于哪些類型,通過學習,我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養(yǎng)育不同植物的過程中要運用不同的方法。運用這一生活實例,能夠拉近生物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同時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掌握生物知識,同時也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生命觀念,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活動內(nèi)容要根據(jù)年級科學安排
通過對七、八年級學生的調(diào)查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年級的學生對開展生物綜合實踐活動的必要性認識存在一定差異。從客觀來分析,生物活動會占據(jù)一定的課外時間,而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面臨中考的壓力及學習任務自然就會加重。部分學生認為,生物實踐活動會沒有意義,自然也就不會參加。鑒于這樣的實際情況,教師在開展活動教學時要因時制宜,對于七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剛剛接觸生物學,教師可以簡單地制作一些玻片標本等,也就是基于教材的適度延伸活動;對于八年級的學生,由于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他們對創(chuàng)新性的活動會更感興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如二手煙如何危害人體等活動。
結(jié)束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探究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形成實踐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還可以開展調(diào)查研究、野外和考查、實驗探究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蘇慧.關于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學科活動的幾點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2):73-74.
[2]胡靜.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探析[J].新課程,2020(45):222.
[3]金紅梅.活動教學在初中生物學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2019(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