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菊萍
【摘? ? 要】為了更好、更快地實現(xiàn)高素質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但是當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探討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作用,提出一些改進策略,從而可以真正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心理健康教育?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67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和消極心理學是對應的概念,在現(xiàn)階段針對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能夠助推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培養(yǎng),使其能夠成長為符合社會標準、適應社會需求的優(yōu)秀人才,讓學生可以獲得自身的長遠發(fā)展。
一、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意義
積極心理學對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更有針對性,完善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更加注重對人的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積極心理學不僅可以讓人們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得以糾正,還能夠進一步推動人們良好行為作風和思想品質的形成。學生群體作為未來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學校通過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學生養(yǎng)成堅毅的品質和樂觀的心態(tài),在面對困難時能夠積極應對,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不斷提高其心理素質?;诜e極心理學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盡快形成,從目前已經實行的實踐結果來看,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對學生更具包容性,讓學生感受到認可,在良好環(huán)境的綜合作用下,學生自然而然會發(fā)生改變,從主觀上接受各種思想教育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工作,受到滋養(yǎng)和熏陶,形成好的道德品質和觀念。再者,基于積極心理學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對自我有更加完整的認識,使其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學會學習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缺陷,養(yǎng)成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學會關心、關愛他人,不斷創(chuàng)造自我價值。
二、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目標不夠明確
傳統(tǒng)教育影響猶在,學校展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時,依然會看重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其作為考查學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內容,并沒有加強對學生心理品質塑造的關注,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這反映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明確的目標,在實際的工作進程中造成諸多困難,與預期效果適得其反。
(二)方式相對落后
很多學校依然重視采用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比如對學生進行說教、批評等,此舉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面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這樣更容易加劇學生心理的閉塞,使學生更加抵觸和排斥教師的引導,不愿意配合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進策略
(一)確定教育目標,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
鑒于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使得教育效果難以達到讓人滿意的情況,基于積極心理學而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應當確定教育目標,不僅要給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解決的建議,還要做好對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預防工作。學校必須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以科學的理念作為工作指導,學校和教師需要明白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更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因此學校和教師不應當將視野過度聚焦于學生的學習上,更應當展現(xiàn)學校和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和教師的關心和關注,才能逐步建立起對教師的信任,進而積極配合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獲取對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合理指導。
(二)豐富教育方法,強化教育效果
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已不可取,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應當注重采用豐富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整合各種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借鑒有用的教育經驗,豐富現(xiàn)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對學生要全面考慮。教師需要避免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和說教的教育方法,而是要以耐心和包容心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疏導內心的苦悶,解答各種成長困惑。除了對學生傳達一些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導入一些實際案例來引導學生分析心理問題產生的緣由、發(fā)展過程和不利的影響,讓學生能代入自己,預見心理問題未能及時解決的嚴重后果,這時教師再順勢傳達給學生一些建議和指導,從而糾正學生的認知,使學生回歸到正常的成長軌道上來,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營造良好氛圍,開展實踐活動
環(huán)境對個體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對環(huán)境和氛圍的營造并未提起關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未能完整展現(xiàn),在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上作用不大。融入了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當重視環(huán)境的建設、氛圍的營造,學校和教師應當發(fā)揮自身能動作用,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在班級中也要促進集體關系的構建,落實班風建設,由此為學生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助推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那么學校就可以給學生開辟一些社會實踐渠道,讓學生和社會生活的接觸面變得更廣,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自然其閉塞心理就會被打開,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成長困惑和學習問題,而是更多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理想的追求。
(四)改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在應試教育的客觀環(huán)境下,師生之間的關系長期趨于緊張,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教師的作為,教師也無法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師生之間的隔閡加劇,進而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因此,學校在改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時,也應當注重改善師生關系,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搭建平臺,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促使教師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優(yōu)化,使其可以反思自身教學行為,更多地為學生考慮,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實于實踐之中。通過學校的支持,學生也可以向教師傾訴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給予教師工作一些建議,在教師接到學生的反饋之后,及時調整和改進自身教學方案,將學生置于平等的地位,給予學生尊重和信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那么學生的心理問題就不會越來越多。
綜上所述,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無法適應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亟待學校和教師做出改變,對積極心理學的要求、內容及應用有確切的把握,將其合理地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當中,彌補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為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生活和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