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倫平 伍孔菊 曾冰瀅
【摘要】目的:分析路徑式護理配合呼吸機護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時間段為2019年5月-2020年5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呼吸衰竭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共計72例,將其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并在入組后采用摸球法進行隨機分組,一組為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一組為實施路徑式護理結合呼吸機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每組患者36例,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22%,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3.33%,觀察組明顯更佳(P<0.05)。此外,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為5.56%,對照組為19.44%,觀察組明顯更佳(P<0.05)。結論:路徑式護理配合呼吸機護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關鍵詞】路徑式護理;呼吸機護理;COPD合并呼吸衰竭;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18
前言
本次實驗將選取我院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對照實驗的方式,對比分析了路徑式護理配合呼吸機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中將選取我院7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入組后按照護理措施的不同對其進行分組,一組為對照組,一組為觀察組,每組患者均為36例。對照組中,男女例數(shù)分別為21例和15例,年齡區(qū)間48-76歲,平均年齡為(53.75±1.25)歲;觀察組中,男女例數(shù)分別為19例和17例,年齡區(qū)間47-78歲,平均年齡為(54.86±1.46)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數(shù)據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即包括健康教育、飲食計劃、心理疏導、病情監(jiān)測等;觀察組患者則是實施路徑式護理結合呼吸機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組建路徑式護理小組
選取科室護士長作為路徑式護理小組的組長,組內成員需要具備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護理經驗,根據每個患者不同的護理需求,制訂出針對性的護理計劃,貫穿從患者入院后的健康宣教、病情評估直至后續(xù)的各環(huán)節(jié)護理干預及出院指導等,在明確護理計劃的可行性后,進行實際的實施環(huán)節(jié)。小組內護理人員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護理計劃中明確的重點和關鍵點,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適當?shù)恼{整,確保計劃實施的有效性。
1.2.2呼吸機護理干預
首先,需要向患者講解使用呼吸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患者正確認識呼吸機使用的相關注意事項,主動配合護理人員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治療。同時,在初次使用呼吸機時,護理人員需要選取適合患者的呼吸機面罩,指導患者正確的配合呼吸機來調整呼吸,并教會患者連接和拆除呼吸機面罩的方式,方便患者可以自行的喝水、吃飯等[1]。其次,在進行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期間,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選取合適的臥位,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提高人機之間的配合性。同時,在通氣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并對痰液黏患者進行吸痰,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以促進痰液的排出。為了避免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肢體肌肉的萎縮,需要指導患者進行床上的肢體功能鍛煉,以維持肢體功能。最后,在患者的癥狀和肺功能狀況趨于平穩(wěn)后,則可以改為間斷使用呼吸機的方式,逐步訓練患者的呼吸功能,直至可以撤掉呼吸機。
1.3觀察指標
將不同護理措施下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作為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中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相關數(shù)據均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分析和處理,以百分比(%)表示為臨床治療有效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經x2值檢驗后,以(P<0.05),表示為數(shù)據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據表1可知,實施路徑式護理配合呼吸機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更佳(P<0.05)。
據表2可知,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呼吸衰竭屬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其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在治療時常聯(lián)合使用呼吸機來進行輔助治療,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而對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效果并不顯著,不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2]。因此,可以實施新型的路徑式護理措施,配合呼吸機護理干預,來提高臨床護理的質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根據本次實驗結果可知,實施路徑式護理配合呼吸機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97.22%、5.56%,均明顯優(yōu)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組間數(shù)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知,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可以實施路徑式護理配合呼吸機護理干預的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治療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狀況,值得進行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惠,宋凱麗,薛愛英. 路徑式護理配合呼吸機護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0,14:20-23.
[2]陳金茹. 路徑式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颊吆粑щy狀況及肺功能的影響[J]. 醫(yī)療裝備,2018,12:24-25.
*通訊作者:伍孔菊,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