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飛
摘 ?要:高等院校作為素質人才的搖籃,肩負著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方位教育教學工作。高校體育教育在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實現(xiàn)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在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研究當前管理服務的現(xiàn)狀,探討體育教育和高校教育在管理服務質量方面的相關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改革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管理具有必要性,應從體系、隊伍、經(jīng)費、教學重心等方面加以優(yōu)化?;谝陨媳尘?,本文就提高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的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管理服務質量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9-0105-02
目前,我國高校正全面開展“健康第一”“陽光體育”的體育教育改革。針對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國家對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在規(guī)范性、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性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將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體育能力和體育教學成績納入畢業(yè)考查標準中。因此,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全面提升大學生的體育素質,提高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勢在必行。
一、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服務現(xiàn)狀
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全面擴招,如今,高校入學率已經(jīng)達到40% [1],其中,有超過百萬的體育專業(yè)在讀學生,體育教學向規(guī)?;较虬l(fā)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身體健康情況和體育素養(yǎng)在人才素質鑒定標準中的比重有所提升,體育教育不再是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專利,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同樣需要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管理服務模式無法滿足目前的體育教育教學需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進度。新時期,高校應以高水平的體育教育管理服務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深化改革,助力國家體育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和大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與高校教育管理服務的關系
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高校教育管理服務的改革進程。高等教育其服務對象是高校學生,具有服務產業(yè)的基本特征。我國多數(shù)高校均屬于公立單位,資金源于國家財政,教育服務具有公共服務的性質。而體育教育管理服務又是高校教育管理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改革時要明確其中的關系,發(fā)揮其他教育管理服務對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提高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的路徑探究
體育教育管理服務作為高校教育管理服務的重要一環(huán),提高其質量需要從整體上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服務質量,完善相關模式,并在體育教育管理服務方面做出有針對性的改革計劃。
(一)構建體育教學質量管理系統(tǒng)
提高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服務的質量要從管理服務的整體入手,高校應構建包含組織機構系統(tǒng)、教學質量文件系統(tǒng)和管理制度系統(tǒng)在內的體育教學質量管理系統(tǒng)。
1. 組織機構系統(tǒng)
組織機構系統(tǒng)的建立需要高校自上而下地重視體育教育管理服務。第一,學校董事會要從整體上把握體育教學管理服務的目標和方針,制定相應的發(fā)展計劃;第二,高校教務處要積極響應學校董事會的方針政策,落實各院校的體育教學服務質量管理方案,做好教學質量監(jiān)督工作,盡好教學工作組織管理和調度的基本職能,根據(jù)實際教學經(jīng)驗幫助學校董事會制定體育教學發(fā)展方針;第三,各院級教學質量管理部門要做好教學質量引導工作,堅決執(zhí)行各項方針政策;第四,各專業(yè)教學質量管理組織要根據(jù)學校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擬訂細致的教學服務質量提高計劃,在日常教學中認真執(zhí)行計劃中的各項教學內容,并做好教學質量檢測工作,發(fā)揮在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管理系統(tǒng)中的主體作用;第五,學生應以班級為單位學習領會學校的教學質量管理政策,學生干部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仔細記錄體育課程的教學情況以及班級內同學的學習情況,收集學生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管理的建議和意見,并及時反映。
2. 教學質量文件系統(tǒng)
教學質量文件系統(tǒng)包含教學質量手冊、工作文件、程序文件和教學質量記錄。教學質量手冊明確了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管理的政策制度,由各級領導部門組織學習并貫徹落實;工作文件和程序文件確定了各部門教學活動開展的策略與教學活動的具體內容,對體育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進行細化和規(guī)范;教學活動開展的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體育素質情況由教學質量記錄體現(xiàn),相關管理人員通過分析教學質量記錄文件明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為下一步提高計劃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jù)。
3. 管理制度系統(tǒng)
管理制度系統(tǒng)包含教師教學的管理制度和學生學習的管理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制度可以細分為教學檢查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學生評教制度;學生學習管理制度可以細分為導師制度、激勵制度和預警制度。通過管理制度的建立,對教學情況和學習情況作系統(tǒng)化的記錄和評估,可以有效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服務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強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管理
高校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管理服務的提供者,需要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強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十分重要。高??梢詮慕處煹囊M工作做起,在報刊、網(wǎng)站等平臺發(fā)布招聘信息,網(wǎng)羅體育人才。在招聘過程中,高校要注意教師引進計劃的科學性;應對體育教師的資格認定嚴格審查;做好聘后管理工作,引進符合高校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素質人才;通過合理的教師考評制度和教師激勵制度提高教師教學服務的積極性。其中,教師考評制度要明確教師的責任,將教師教學服務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展開量化考核,適當增加關鍵業(yè)績指標的權重,使教師清楚自身的職責要求;教師激勵制度可以充分調動體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增強其提高教學管理服務質量水平的動機,使其為給學生提供更高的教學服務而不斷努力學習、持續(xù)努力工作 [2]。
(三)完善教育經(jīng)費管理體制
教育經(jīng)費管理體制包含教育經(jīng)費籌措和資金使用兩個方面,高校應擴充教育經(jīng)費籌措渠道,合理使用教育資金,使有限的教育資金在體育教育服務管理質量提高方面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高校應擴充教育經(jīng)費籌措渠道。政府方面應適當增加對高校體育教育的資金投入,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幫助高校購買體育教學設備,建設體育教學環(huán)境。此外,政府還要引導社會各界為體育教育管理服務的進步展開捐贈,承擔一定的教育成本。高校也應該加強與社會的聯(lián)系,與各類體育企業(yè)合作,接受企業(yè)在體育教育建設方面提供的幫助,并為企業(yè)提供高素質的體育人才或提供專業(yè)技術方面的指導。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增加資金收入渠道,如為體育賽事提供場地,向活動舉辦方收取租金等 [3]。
高校應合理使用教育資金。一方面,高校要加強教育經(jīng)費使用的監(jiān)督工作,做到資金流向公開透明,確定各資金需求項目的優(yōu)先程度,盡量完善體育教學設施,為體育教育服務提供物質保障;另一方面,嚴格監(jiān)控辦學盈余流向,財務部門應編制具體明確的資產表和收支計算表,確保資金鏈的健康運轉,使高校在提高體育教育管理服務時有更加充足的經(jīng)費。
(四)以學生為中心
高校應優(yōu)化教育氛圍。針對體育學科開展教育管理,高校應明確在體育教育中學生的中心地位,改善教育氛圍。在教育管理服務優(yōu)化中,高校教師應轉變教學視角,重新認識體育教與學的相對關系,重視師生互動,端正教學態(tài)度,將體育活動氛圍營造與維護視為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部分。教師應將服務精神融入教學中,重視學生體驗,積極獲取學生反饋,開展服務式體育教學,使體育教育成為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而非“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4]。
高校應加強理實結合。在體育教育中,理論與實踐應融合進行,同步推進,不可顧此失彼,更應避免側重理論、輕忽實踐。教師應在實踐中融合理論,使學生在體育教育中提升綜合素養(yǎng),也應利用實踐驗證理論,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理實結合的體育教育模式更受高校學生歡迎,對體育管理質控也更具實效性影響。高校學生心智相對成熟,對汲取知識更具主動性,對體育教育有自主性見解,理實結合方式開展體育教育,可提升教育評價 [5]。在教育管理服務中,可借鑒成熟的滿意度調查模式,通過問卷結合測評的方式,深入了解學生教育滿意度,定位服務缺陷,優(yōu)化教育服務,適應學生需求。
高校應強調個性化教育?,F(xiàn)代社會對個性化人才的需求度更高,相關文獻表明,個性化人才更具創(chuàng)造力,對新事物的熱情和接受度更高,與社會發(fā)展需求間的適配度更高。為此,高校應實施多樣化教育,從學生特點出發(fā),開展多元教育,強化個體優(yōu)勢,促進人才培養(yǎng)。
四、結語
提高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才能保證高校培養(yǎng)出高素質且身心健康的人才。在改革過程中,高校首先要構建精細的體育教學管理系統(tǒng),明確各職級人員的管理職責和管理任務;其次,要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的綜合服務水平;最后,還要完善教育經(jīng)費管理機制,確保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提高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紅梅. 體育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研究[J]. 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18,31(01):119-121.
[2] 劉金富,陳浩,王訓令. 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17(02):151-156.
[3] 單濤,王妮. 高校體育教育系統(tǒng)目標管理的研究與探討[J]. 遼寧體育科技,2007,29(04):71-72.
[4] 楊秀英. 構建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思考及對策[J]. 當代體育科技,2015,5(19):133+135.
[5] 李丹梅. 提高高校體育教育管理服務質量的探索[J]. 科技信息,2013(06):347-348.
(薦稿人:唐阿建,福建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