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艷芳
【摘要】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面作出有效的調整,同時教師自身的角色也要發(fā)生有效轉變,以更好地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進一步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師; 角色; 轉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成為基礎教育改革推進的一項重要切入點。對于英語而言,其本身就是一門外語,加之,中英文化帶有很多差異性。所以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多個難點問題,需要同英語教師做好自身角色的轉變,引導小學生積極突破。這不僅有利于小學生當前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更是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要一步。
一、從學習的主導者向學習的督導者有效轉變
傳統(tǒng)模式下,很多教師在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都處于主導地位,主導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教育學生一些學習方法,但是卻并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這就使很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都存在學習方法機械、對教師依賴性強等問題。新課程背景之下,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更需要讓小學生來主導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充分彰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以課內學習資源為例。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向學生強硬灌輸,而是可以結合微課、學習任務單等形式,讓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在作業(yè)布置安排等方面也更加靈活。除了一些機械的抄寫、背誦任務之外,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閱讀打卡、情景表演、創(chuàng)編對話等靈活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以更加個性化的方式來完成知識的學習,同時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生可以開展一些延展性學習,使整個學習過程豐富且有趣。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只有讓學生用起來,才能對他越來越熟悉。因此,新課程背景之下,教師不要做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而是要做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化督導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
二、從教學的實踐者向教學的創(chuàng)新者積極轉變
時代在不斷發(fā)展,我們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科技條件、課程資源等都在逐步的豐富。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單純當一個教學的實踐者,更需要向教學的創(chuàng)新者深度轉變。與時俱進,在英語教學中采用更多技巧性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促進學生的心智發(fā)展。讓學生在人際交往、社會適應、意志品質等方面都能獲得突破性發(fā)展。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得,還需要綜合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變得豐富多彩。如在詞匯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融入多媒體技術,將音樂、美術等多種元素融合起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律動起來,通過肢體的舞動,嘴巴的參與,信息的交互,同學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突破一些詞匯記憶障礙。將學生需要記憶的每一組單詞都進行有效的劃分,按照學生學習的習慣,讓他們對單詞進行直觀記憶,與動作、表情、肢體舞動等結合起來,按照小學生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和理解單詞。
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進行了語言層面的學習,還進行了意義的思考,與多門知識融合獲得關聯(lián)記憶,可以使學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突破。同時,一些創(chuàng)新性技術,如計算機技術、音樂、美術等等融入,可以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豐富多彩。
三、從教學的示范者向教學的評價者積極轉變
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是學生學習的示范者,在發(fā)音、句子等多個方面給予學生指引,讓學生反復展示,但是學生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的一項首要工作就是揣摩。揣摩學生的興趣心理,揣摩課程教授的有效方法。教師不要逼迫學生單純接受教師的思維,而是要讓學生們積極開展個性化學習,并在課堂上積極踴躍表現、表達出來,以獲得更多師生的認可。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提供一個舞臺,讓學生們積極到臺前為我們講一個故事。讓學生們感情飽滿地為大家朗誦一首詩歌,教師站在欣賞者的角度,積極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表揚和鼓勵。肯定學生的學習付出,同時鼓勵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更加多元化。如在對話教學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結合課程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編。不僅讓他們復習課內的一些詞匯,還可以將以前學習的一些知識有效融入進來。另外,更多課外閱讀過程中接觸的新詞匯,也可以讓學生們應用起來。教師對他們的學習成果積極給予肯定表揚,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和學習的興趣。結合學生學習的成果,教師還可以讓他們展開多種創(chuàng)新性互動,你比劃我猜、看圖說故事等,都可以融合進來。
總之,新課程背景之下,學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參與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指引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學習,而教師自身也要不斷突破自我,為學生擬定一個具體可達成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自主設計學習流程。對需要學習的任務進行靈活處理,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吳風云.中學英語教師向小學英語教師的角色轉變[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8(041):63-64.
[2] 陳貴琪.探究教師角色轉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J].明日,2019(30):0379-0379.
[3] 高敏.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收藏界:名師探索,2018(10):32-33.
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