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下,初中的體育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在體育教學當中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體育精神和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體育品德。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師就必須以他們個人的先天優(yōu)勢素養(yǎng)為基礎,然后通過學習體育知識和鍛煉進行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體育應當與時俱進,并結合當下的教學實際情況。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保證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和體育教學能同步進行。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體育;分層教學
引言
對于大多數(shù)初中生來說,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最為重要的時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已經(jīng)成為初中階段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開展體育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讓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出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這樣不僅能夠突顯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還有助于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
1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隨著教育的不斷完善,各個學科的教學都在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以個人的先天優(yōu)勢為基礎,通過對體育知識的學習和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使其形成體育綜合素養(yǎng)。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以核心素養(yǎng)為思想基礎,通過對體育的正確認識來展開一系列的體育活動。這些體育活動不僅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而且對學生的健康意識,體育文化以及體育品德等方面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深刻內涵。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使自己身體健康。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進行合適的體育運動。教師通過讓學生了解相關的體育文化,使學生能夠在體育文化的引導之下來參與體育活動,從而讓學生意識到培養(yǎng)體育活動品德的重要性。任何一項活動都具有它的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學生只有體會到核心素養(yǎng),才能正確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從而不斷增強自己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
2初中體育分層教學方案
2.1學習任務分層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的學生由于身體素質較差,怕學不會,不愿意參與體育訓練;有的學生由于性格內向,怕做不好,也不愿意參與體育訓練。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原因,同時也有著不同的優(yōu)勢與潛能。在分層教學法的實施中,第二步還需要對學習任務進行分層。在學習任務的分配中,一定要遵循由簡到難、循序漸進,有緩度、有坡度、有彈性的課程規(guī)劃和設計。對于A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分配中,可以適當?shù)卦黾与y度,讓學生自由地把控訓練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能力。同時,還要要求學生做到難易程度的自由把控,訓練方式的自由靈活,熟練掌握體育動作與技巧。對于B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任務分配中,可以讓學生2人一組,相互監(jiān)督,相互幫助,相互提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與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一組,然后在優(yōu)等生的帶領與幫扶下,取得進步。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只要求學生掌握基礎動作與要領,將訓練重心放在身體素質的提升上。然后利用閑余時間,勤加練習,不懂就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需要通過學習任務的分層,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案,然后通過學習成果的展示,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與魅力,增強自身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2.2結合學生課堂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調整,實施因材施教
根據(jù)體測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以后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情況并不是始終不變的,很多學生會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得更好,相反,也會有部分學生并不如體測結果顯示的那樣,因此,需要根據(jù)學生課堂上的整體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調整,并以此為基礎實施因材施教,這樣不僅能夠發(fā)揮出分層教學的作用,還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初中體育教學項目很多,面對不同的體育項目時,也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例如,在進行長跑教學時,對耐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耐力進行分層;在進行短跑教學時,對爆發(fā)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也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爆發(fā)力進行合理的分層。
2.3通過小組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上,學生人數(shù)多,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小組合作是在核心素養(yǎng)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將小組合作運用于分層教學,能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快速跑、加速跑、變速跑和耐力跑等項目中,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老師傳授的知識也比較固定,小組合作就能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好地進行訓練。在小組中,學生將通過相互交流,分享經(jīng)驗,取長補短,分析跑步過程中的問題,學會跑步的技巧。然后,老師針對小組的共性問題進行指導,有針對性地講解,將大大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2.4初中體育教學方案中評價的分層設計
分層評價能夠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幫助他們認清自身存在的優(yōu)勢與劣勢,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升。在其評價的主要標準并不是單一的體育成績,而是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綜合表現(xiàn)。1層:利用激勵評價,提升1層學生的拼搏精神和競爭意識,激勵他們向著更高的層次前進。2層:采用肯定評價,對2層學生的體育表現(xiàn)進行點評,指出他們在練習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為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3層:采用表揚評價,對3層學生來說,他們的綜合素質較差,運動興趣不足,采用不同評價方法對他們在練習活動中的閃光點進行表揚,能夠提升他們的自信,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現(xiàn)代化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教師不應當僅僅重視對學生基礎運動技能的傳授,更應該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依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而調動各個層次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黎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8).
[2]孟寬.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7).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華杰雙語學校 江蘇省連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