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乾興
摘 要:當下,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語文學科的重點也發(fā)生了轉變。而在對于高中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來說,語文教師也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規(guī)范與開放。拓寬語文課堂的教學深度與廣度,對高中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幫助高中學生們在高考中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語文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考改革制度;語文教學;教學方式
引言:高中語文教師在高考改革的制度下,要更加注重語文教學的展開,并對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轉變。注重語文課堂的教學的規(guī)范性,并積極開展課堂教學開放性的實踐活動,通過活動形式引導高中學生們完成語文知識內容的學習,并對學生們的學科學習能力進行鍛煉,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內容。并讓學生們能夠活用語文知識,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一、高考改革制度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考改革制度的實施,高中語文教師也需要對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而在對課堂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時,語文教師也面臨著許多問題與難點,而這些因素也導致當下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許多教學問題,如:由于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限制了高中學生們思維的發(fā)展,也導致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非常沉悶枯燥,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缺乏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導致許多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并沒有集中在學習上,這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此外,語文教師們也缺乏合理的考核與評價制度,對學生們的學習成果與課堂表現(xiàn)并未進行合理點評,也是限制學生們語文學習能力提升和知識水平增長的重要因素。
二、高考改革制度下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
(一)積極開展閱讀式語文課堂教學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作為重要的組成,是鍛煉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語文知識視野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們語文知識水平的關鍵教學方法。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對課堂教學進行轉變時,要積極開展閱讀教學,引導高中學生們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理解,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此外,也要積極對閱讀教學進行拓展,豐富學生閱讀量與素材的積累量。
例如:在學習古詩詞《登高》時,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對古詩詞進行正確的朗讀與閱讀,通過閱讀感受作者蘊含在古詩中的情感,理解古詩的內容與思想。并通過朗讀將情感融入其中,提高高中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結合杜甫的其他古詩詞進行教閱讀教學拓展,在拓寬學生們古詩詞閱讀視野的同時,幫助學生們積累更多古詩詞的寫作素材。
(二)營造課堂濃厚學習氛圍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課堂教學環(huán)境與氛圍的營造。這是因為濃厚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對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進行提高。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適宜的教學方式與策略,對教學氛圍進行創(chuàng)設。在學習氛圍中調動學生們的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學習與理解。并積極和學生們進行互動與交流,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能夠緊跟語文教師的思路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對課文《故都的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設備,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營造出秋意的課堂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們的課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課文《故都的秋》進行閱讀理解。而在濃厚的氛圍中,即使學生們缺乏學習的熱情,也會跟隨其他學生們投入到課文閱讀中,對課文進行理解。在學生們完成閱讀后,語文教師也通過交流與互動的方式,讓教學氛圍不斷活躍,對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進行調動。
(三)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
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注重對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而在課堂教學中,不管是預習環(huán)節(jié)還是復習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們主動完成。而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對預習與復習的方法進行滲透,讓學生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后,能夠主動完成對課文內容的預習與復習。通過預習對課文進行了解,讓課堂教學更加順利與高效;通過復習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鞏固與練習。讓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質的提升。
例如:在對古詩詞《念奴嬌·赤壁懷古》進行教學時,語文教師要在課前,通過微課或布置學習任務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對古詩詞內容進行預習,并搜集作者蘇軾的背景簡介與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幫助學生們了解古詩詞的內容。這樣學生在教學開始時,便可以相互交流搜集的資料,自主對古詩詞內容進行分析與學習,有效提高了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而在復習時,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理解古詩詞的情感表達。
(四)合理運用課堂教學導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語文教師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關鍵,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基礎。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對教學導入進行優(yōu)化,通過教學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們對教學知識內容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在教學中得到鍛煉與培養(yǎng)。而語文教師在導入設計時,要注重教學導入與課文的關聯(lián),并融入趣味性的導入元素。
例如:在對文言文《鴻門宴》進行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歷史人物項羽與劉邦的故事,作為課堂教學導入的內容。并通過多媒體視頻等方式,對導入內容進行展示。而視頻的形式不僅方便學生理解,也能夠提高導入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便會積極自主地參與分析課文《鴻門宴》的過程中,對文言文內容進行理解與翻譯。而對于翻譯中的難點與重點,語文教師要進行講解,幫助高中學生們克服學習的阻礙,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科綜合學習能力。
(五)開展個性化語文課堂教學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學生們的主體性受到了教育學者們的重視。而高中語文教師也要在課堂中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需求。語文教師也要積極開展個性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們表達自己對課文的想法與觀點,并和學生們進行互動,總結學生們的觀點,幫助學生們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對學生們的語文思維進行啟發(fā),為學生們提供自由發(fā)揮的學習空間。
例如:在對《荷塘月色》進行課堂教學時,語文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們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也要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們發(fā)表自己想法的空間,尊重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能夠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內容。同時,語文教師也要在學生們的角度對課文進行分析,和學生們積極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們在課堂中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養(yǎng)成,為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六)語文課堂教學要以“本”為本
在高考改革制度下,高中語文教師也要轉變教學的觀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營造教學氛圍,結合語文學科的主要特點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們與閱讀文本進行交流,體會其中運用的語言藝術,并理解其中蘊含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們提供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接觸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最終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豐富情感,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對課文《拿來主義》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在導入結束后,便要為學生們提供接觸課文內容的時間,引導學生們通過閱讀與思考,理解作者魯迅通過課文內容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們通過閱讀理解和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理解作者想要表達“拿來主義”的本質。而在這時,語文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對課文更深入地理解,讓學生們通過閱讀理解與交流互動,感受作者思想的深刻與語言藝術表達的深刻。
結束語
在高考改革制度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對薄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并對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全新教學方式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們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成績進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魯峰.對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簡答題答案的三點商榷[J].語文教學通訊·A刊,2019,(2).64-65.
[2]李黎香.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冷思考--專訪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語文教師李煜暉[J].中國教師,2018,(9).18-22.
[3]鄭希坤.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和思考[J].考試周刊,2019,000(020):56-57.
[4]馮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研究[J].中華辭賦,2019,000(002):P.5-5.
[5]朱皆笑.現(xiàn)行高考“漸進式改革”對高中教育的影響及路徑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4.
[6]王萍、齊沙沙.生活語文課踐行新課標,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00(016):1-1.
[7]鄭麗玲.新高考背景下語文教學實用化的轉變[J].考試周刊,2018,000(066):62.
[8]湯湘如.高考改革下語文課堂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000(011):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