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政的智慧結晶,是推動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促進中國綜合競爭力提升的指導思想。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進一步加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層次學習和全面踐行。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應讓學生在掌握字詞、文學技能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本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為出發(fā)點,重點探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融入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0-0010-02
引? 言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繁榮發(fā)展的精神支撐。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娃娃抓起?!睆倪@句話中可以看出黨中央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視程度。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屬于一種抽象的概念,由于小學生思維發(fā)展尚不成熟,對這個價值觀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理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活動中,讓更多的學生通過深入的學習,更好地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
教師應通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抓住課文關鍵點及人物性格和具體的實例、情境,結合學生身邊的故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生用身邊的故事鼓勵人,用身邊的榜樣帶動人,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活學習中深刻認識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shù)厝谌肷鐣髁x核心價值觀教育,值得我們深思。
一、從詞語解釋入手,引導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初步認識
詞語解釋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常規(guī)活動,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任何一篇課文學習前都會引導學生進行詞語解釋。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詞匯儲備較少,他們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各種詞語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教師經(jīng)常會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核心詞語的理解,來加深學生對某一段落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很多詞語都是小學生很難解釋清楚的,因此教師不妨將這一價值觀中的內(nèi)容設計為名詞解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加深對這一價值觀的理解。
一是在每篇課文講授前,教師可以將文章的中心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內(nèi)容相結合,找一個最能概括這篇文章核心思想的詞語,讓學生開展名詞解釋活動;二是在開展名詞解釋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堅持自由原則,如果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式獲取詞語的含義,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查閱電子書籍或與同學進行交流的方式來理解詞語的含義;三是當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某一詞語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師應讓學生通過口語的方式將自己對該詞語的理解表達出來。
例如,對于“文明”,資料和字典的解釋是“文明是歷史沉淀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shù)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教師應讓學生表述自己所認為的文明,并用自己知道的故事和實例來說明對“文明”含義的理解[1]。
二、在人物分析中滲透,引導學生透過文章提升人物判斷能力
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可以作為一種評定標準來評價個人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文章內(nèi)容引導學生對作者的認知觀進行理解,通過對文章中的各種人物性格特點進行分析,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其性格特點及思想品質(zhì)進行界定,以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能力[2]。
在教學敘事性文章時,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將文章中涉及的人物書寫出來,從而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主人公有初步的認識;其次,結合課文內(nèi)容展開人物性格特點分析,分析過程應有理有據(jù),鼓勵學生從某一人物的某一行為入手,總結其基本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再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內(nèi)容與這一人物進行對比,比較人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體內(nèi)容的差異,對這一主人公的價值觀進行評定,通過繪制性格導圖的方式將其性格特點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以便于小學生更加直觀地把握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品質(zhì);最后,根據(jù)分析結果總結人物性格特點,提升學生對文章人物的判斷能力。
三、從獨特情境深入,引導學生開展自我實踐與創(chuàng)新
情境教學法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在更加直觀的情境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抽象的理念融入教學活動中,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進行教學是十分有效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基本內(nèi)容以直觀情境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或者以講故事、播放視頻等方式高度還原文章中的情境,對更好地幫助學生直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的幫助。
第一,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結合教學情境理解文章中的基本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可以是自由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各種途徑創(chuàng)設情境。第二,在情境創(chuàng)設活動結束后,教師應讓學生完全融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結合情境創(chuàng)設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內(nèi)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表達出來。第三,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與課文內(nèi)容相結合,鼓勵學生在獨特的情境中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四、從個性作業(yè)拓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作業(yè)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往往是以抄寫、背誦、做練習等形式為主。這些作業(yè)本身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為此,教師應嘗試從布置個性化作業(yè)入手開展教學,結合實際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完成一些特色鮮明的作業(yè),鼓勵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一方面,生活與語文之間的聯(lián)系是十分緊密的,生活中的各種元素都可以被用作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資料。為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與生活相關的作業(yè)內(nèi)容,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過程中,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例如,國慶期間,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自己社區(qū)的主題活動中,通過記錄社區(qū)主題活動的一些細節(jié),升華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長參與到個性作業(yè)活動中,家長的參與能讓學生完成更多復雜的作業(yè),提高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由于家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更加深刻,當家長與學生共同完成某一作業(yè)時,家長會將自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間接傳遞給學生,這對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結? 語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chǎn)黨重要思想的提煉和結晶,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指導思想。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發(fā)展的人才基礎和智力源泉,是祖國的希望。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能讓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價值觀,還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把握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學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努力做到從詞語解釋入手在人物分析中滲透,從獨特情境深入,從個性作業(yè)拓展,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小學生深入理解理念的精髓,并嚴格要求自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行為準則,規(guī)范做事,規(guī)范做人,爭做新時代合格的小公民。
[參考文獻]
張江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寓習作教學之我見[J].青海教育,2020(05):31.
李明亮.核心價值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融入[J].文教資料,2019(32):74-7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 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語文教育的路徑和策略研究”(課題編號:WW〔2018〕GH2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趙洋(1989.3-),女,甘肅武威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獲得“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市級優(yōu)課,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