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仁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不斷地深入,人心和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開展,現階段我國課堂的教育職責不再僅僅是完成書本內容的學習,更多的是學生技能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小學數學學習正好是整個數學學科學習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黃金時期內夯實基礎,能夠順利的推動今后的數學學習。所以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運用生活化的手段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習慣出發(fā),不斷的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但是縱觀整個小學教育現狀。小學課堂的生活化數學教育仍舊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出發(fā),對小學生數學生活化教學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對策;生活化教學
大家都知道,數學作為一門嚴謹的邏輯學科,從概念、符號以及定理公式等角度上看,確實屬于一個比較難掌握的學科,但是從數學的起源和應用來看不難看出,數學是一門源自生活又應用和作用于生活的學科。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息息相關,二者緊密聯(lián)系。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能夠將學生的對數學的恐懼降低到最低。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打破小學數學教育只注重試卷成績的固有表象。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與愛好,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1.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1.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剛剛進入校園,他們身上有著不同于其他人的學習特征。小學生往往對于新鮮的形象的事物更感興趣,但是對于抽象的脫離生活的事物往往興趣不高。所以想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水平,提高教學成果,必須引入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對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學好數學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從而實現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
1.2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現階段我國新課改不斷的推廣與深化,教育部門對學生知識體系的培養(yǎng)也不單單的停留在知識教學上,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加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同時在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能夠實現學以致用,并且通過實際數學問題的處理反作用于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進而實現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2.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建設的措施和手段
2.1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化問題相結合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最終作用于生活,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解決,又作用于學生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教師在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實際生活的觀察,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也對知識更容易接受些。
小學生對形象的事與物的感知能力比較強。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多關聯(lián)實際生活中的形象事物,例如圓錐體和圓柱體這一課時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完全可以將筷子、沙漏等具體的形象引入到課堂中來,學生通過真真切切的對物品的感知,更容易將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
2.2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去
筆者通過大量的實際走訪調查和資料的查詢得出一下的結論,現階段我國雖然進行了新課改,但是仍舊存在相當大一部分的課堂沿用陳舊的教學手段和方式。這樣的額課堂往往是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題,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將知識機械化的傳輸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基本屬于機械化的被動承接。課后教師布置作業(yè),通過習題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并通過習題的完成情況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現階段這樣的教學方式完全不符合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教師應該端正教學目的,將生活化的問題引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中,并且將數學知識的檢驗投放到生活中去。課堂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實際的生活化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同時引導學生不斷的探索。
簡單的舉個例子,比如在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的這一課,教師完全可以利用課堂或者學?,F有的事物,比如窗戶、地面、足球場等等,讓學生通過長寬的測量來實現周長的計算,這個過程不斷實現了知識的教學和鞏固,而且提升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實力的提升。
2.3運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
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直接關系到教育成果好壞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課堂體驗感的重要手段。運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主要從課程的引入、課程教學內容的展示以及教學內容的設置三個方面進行。
課程的引入,主要說的是運用生活化輕松的代入方式,將學生引入到課堂知識的學習內容之中。教師最常見的課程引入方式就是游戲教學,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度的剖析,掌握教材要傳輸的重點知識,并且通過知識的提煉,進行游戲的設計,簡單的舉個例子,倍數與因數的關系這一課,就可以運用報數游戲的方式進行,或者數字接力等多種形式,這樣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智力,也能夠順理成章的在游戲中引出教材的知識點。
課程教學內容的展現,這一個點主要說的是現階段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教師應該多運用新媒體教學的方式,將數學教學進行場景化的,數字化的展現,教師可以運用教學視頻,光學原理等進行知識的傳輸,例如在線的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引入白板筆等等教學設施進行具體的教學。
數學教學內容的設置主要是指應該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感知能力都不盡相同,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背景都不相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相應的分層布局和管理,形成一個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學習群體。這就要教師要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能力,鼓勵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融會貫通,從而實現學習知識的更好學習和學以致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育對生活化的要求程度越來越高,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已然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基本要求。通過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實際問題中感知數學的溫度,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所以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應該盡快的改變教學觀念,運用生活化的知識引入手段、先進的新媒體教學方式、分層的教學管理手段以及完善的課后作業(yè)布置方法實現閉環(huán)式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從而實現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于華.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途徑和策略探尋[J].新校園(閱讀),2015(9)
[2]胡顯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小學);2016年06期
[3]朱雪梅.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qū)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0(17):59-60.
(重慶市渝北區(qū)空港實驗小學 ?重慶 ?4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