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瑋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落實,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出現較大變化,傳統教學方式已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求。隨著英語新概念的提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的比重不斷提高,這對學生的詞匯量及思維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高考英語也愈發(fā)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認知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閱讀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7-332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直觀表達方法,由簡單圖形、線條及文字組成,可以直觀展示教學內容。且思維導圖顏色豐富,有著各類圖案,有利于學生加深印象并記憶。思維型閱讀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而思維導圖與思維型閱讀之間存在共同點,兩者都是圍繞一個中心進行構建,因此思維型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再合適不過。此外,思維導圖適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體系轉為具象的圖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1課前準備相關思維導圖,進行思維導入
教師在教學前需根據教學內容準備相關的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導入教學內容。即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簡單的、直白的思維導圖來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神貫注聽講,為接下來的閱讀環(huán)節(jié)打好基礎。要注意的是,課前思維導入時,時長要把控好,一般5—8分鐘最佳。因為整個導入是為接下來的教學做準備,如果導入時間過長,會影響后續(xù)內容的講述,導入時間過短,則可能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所以教師需要提煉思維導圖的內容,使其更具特色和概括性,這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而且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教師在應用思維導圖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前,需要做好以下幾點教學準備:
第一,了解思維導圖的基本概念、基本組成元素等相關內容,明確思維導圖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通過觀看名師講解視頻學習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為后續(xù)指導學生閱讀學習和應用思維導圖提供有力基礎。
第二,對英語閱讀教學所需的文本材料進行分析,對材料中涉及的不同英語知識點進行合理劃分,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第三,評估班級學生的各項情況。教師可通過課堂學習表現、試卷閱讀部分的得分情況、英語組織及表達能力等方面評估班級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還需與學生溝通談心,了解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難題,對閱讀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對目前教學方式的想法等。
第四,教師需要考慮閱讀材料的內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思維導圖的特點及用法等多方面內容,綜合制訂和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方案。
2分析文章內容,構建文章思路結構
英語閱讀教學要以教材上的文章為主。仔細研究就能發(fā)現,凡是選入高中英語教材的文章,通常具有兩個特點,即主題明確、結構清晰。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關于文章結構的思維導圖,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徹,最大程度吸收和掌握文章知識點,理解文章主題。如在教學“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時,這篇課文主要講述肢體語言,通過列舉不同國家的人打招呼的方式,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肢體語言的不同含義。在學習該文章時,學生可以自己構建思維導圖,記錄文章中所講的幾種不同類型的肢體語言,通過對比尋找區(qū)別,以此加深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想用英語來表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營造出一個適合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教師可以在班級開設“英語角”;對學生定期進行閱讀特訓;每周抽出一定時間給學生講解相關的英語閱讀文本。日常交流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來開展對話。如“How are you today ?”“What would you do after class ?”見到教師要及時向教師問好;同桌之間可以相互考查對方的詞匯量;教師可以適當找一些與英語相關的著作,如“Magic Tree House”“The Catcher in the Rye”等。
3課后幫助學生進行系統化的總結復習
高中階段不僅課程安排得十分緊湊,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比較大,經常是上一節(jié)內容還沒有完全掌握就要學習下一節(jié)內容,或是因為時間緊迫,在復習時不能做到系統和全面,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還會使學生出現記憶不牢的現象。待高三進行總復習時,學生會更加吃力,教師也是苦不堪言。但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學習本來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知識記憶,由此可見課后復習的重要性。
思維導圖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將初高中所學英語語法、短語、詞匯等進行歸類,同時按照一定類別進行劃分和整理,方便學生學習和復習。復習中,學生還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深入應用,如利用不同顏色、形狀等對思維導圖內容及其重要程度進行標注,加深記憶,以便在以后復習時快速找出重點,進行針對性復習,避免因重復導致復習效率低,浪費時間和精力。另外,在利用思維導圖復習時,可以將之前每單元所學重點內容進行合并處理,提高復習效率的同時,還能節(jié)省出更多時間拓展和延伸知識。
4構建寫作框架
為什么寫作這一個板塊會讓一些學生感到有難度呢?那是因為他們在寫作時并沒有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路,只是一股腦兒將自己所想的詞匯和句子往外“冒”,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毫無邏輯可言,更別說能拿高分。而思維導圖這一新模式的出現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寫作前先理清思路,對寫作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劃和想法,明確要寫幾個段落、分別要寫什么內容、怎么開頭、怎么結尾等。
如在教學“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學習英語的好處有什么?”然后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這些好處一一列舉出來,找出最有意義的三個好處并記下來,以便寫作時更加得心應手。通過此種方法,學生很容易理清自己的寫作思路,在表達上更加清晰、合理、符合邏輯。用英語來說就是“Learning English can open our minds,make a lot of friends,imporve our English abilities and so on”。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引入高中英語教學,能將原本抽象、繁瑣的知識具體化與形象化,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和提升。因此,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切實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使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意義,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劉麗娜,李紅梅.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理論觀察,2017(4).
[2]趙仕花.例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8(6).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