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大量農村勞動力遷移到城市,導致留守兒童數量不斷增加,而其心理健康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專注于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心理問題治療和輔導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輔導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發(fā)展,鄉(xiāng)村中大量的初小學學生家長進入到城市工作。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關注,許多兒童都出現了心理問題。如果他們沒有受到心理糾正與關愛,久而久之他們就有可能成為有問題的青少年?,F代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頻出,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目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和輔導是當地教師最重要的實際問題之一。
1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1.1性格孤僻,缺乏交際
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關心照顧,他們通常獨自生活,很少與他人互動或交流,也不在乎周圍的環(huán)境,導致了性格的孤僻與怪異。他們普遍缺少親情和熱情,對學習和日常生活漠不關心。這種心理狀況和生活對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有很大負面影響。
1.2任性
留守兒童常年不在父母身邊,而祖父母通常會溺愛孩子而不舍得嚴懲,這就容易使孩子更加叛逆任性。此外,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普遍都在溺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生活。這讓他們傲慢自大,不想分享。當他們進入學校時,他們通??咕芘c其他學生相處或溝通,也無法接受校規(guī)的約束。例如,不遵守紀律,在課堂教學中破壞課堂秩序等行為。如果不及時處理,這種普通心理問題遲早會從而加深引起更大的問題。這是教師工作中的難點。
1.3敏感自卑
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注,留守兒童很容易過于敏感且被低估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在根本上與其他孩子有所不同。留守兒童非常重視他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朋友的話或老師的批評很容易使他們受傷。由于自尊心的低落,導致他們不愿回答或提出問題,與老師和同學都缺乏溝通,導致嚴重影響了學習進度。在日常交流中,其他人不小心說的話會增加他們的自卑。當負面情緒的累計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懷疑,沮喪,沮喪和其他情緒,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的影響很大。
1.4厭學
有時祖父母無法提高留守兒童對學習的興趣,這導致許多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隨著時間的流逝,注意力的轉移和其他新鮮事物的不斷吸引導致他們對學習變得厭倦、抗拒。
2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輔導方法
2.1加強父母的關愛,強化家庭教育
父母的照顧對于孩子的身心成長非常重要。農村留守兒童和父母之間長時間的分離導致兩方之間的親情疏離,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充分的感情交流是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的最大要素。因此,父母需要加強與子女的交流與溝通。隨著現代技術的發(fā)展,手機已變得越來越普及。如果家長和孩子不能經常見面,可以撥打視頻電話進行溝通。父母應始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狀況,以便給予孩子關愛。父母還需要加強與學校的關系,并與學校的老師緊密合作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2.2建立檔案,為輔導提供依據
為了治療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咨詢也應該幫助我們詳細的診斷。由于每個班級都有很多學生,因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家訪,再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分類和深入了解。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學生檔案收集以下相關內容,以便可以徹底分析他們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通常,檔案的內容包括以下方面:(1)基礎信息:父母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及家庭住址、當前監(jiān)護人、電話號碼、學生日常狀況等;(2)學習信息:、不同時期的學校成績、參加課內外活動狀況、作業(yè)的質量等。(3)生活信息:學生的日常交際、對人態(tài)度、、心理咨詢調查配合度及結果等。實時信息也很重要,為了直接進行信息收集和問題分析,教師應及時上門拜訪收集信息,或通過電話與家長交談。同時尋找心理專家評估學生的心理狀況,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準確地掌握每個同學的心理問題,并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教學方法。孩子們在課外也有很多活動,這些日常生活也能反應很多問題。這是我們制定心理問題輔導和教育的主要因素。
2.3提升教學環(huán)境,完善學校教育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最重要的學習和生活場所。因此,學校必須在留守兒童在校的時間內做出相應計劃,并為他們的心理治療做出貢獻。首先,學校必須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生身份、家長聯(lián)系信息,及時就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問題進行交流。其次,學校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進行適當的輔導補習,請專業(yè)心理學老師進行心理教育輔導治療,努力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解決心理問題。此外,教師應加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并及時消除他們的負面情緒,以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
2.4科學輔導,契合學生實際情況
俗話說對癥下藥。一個學校里可能有數十個留守兒童,但決不能采取同樣的方法治療他們的心理問題,因為他們的真實狀況和個人精神世界并不相同,他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也不同。學校應設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室,并任命專業(yè)心理學家治療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當然,對于農村學校中有限的資金條件,也可以邀請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咨詢。
2.4.1尊重、平等
如果您想讓學生敞開心扉并接受他們的幫助,則不能簡單地進行口頭教育。為了使學生感到對他們的平等與尊重,必須根據個人狀況采取不同行動。在某些情況中,老師需要在學習或玩耍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輔導工作。如小強同學在班上很自私,缺乏足夠的溝通。過去的斥責和硬性要求辦法不能再用??梢耘c他交流溝通,向他明確表示自己的溫和態(tài)度,取得他的信任,找到真正幫助他改變和進步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我們幫助他們的目的。
2.4.2體驗、感悟
兒童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早期階段,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模糊而感性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大多是嚴厲的訓斥和枯燥的學說,孩子們也具有叛逆的心理??紤]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基于孩子好動的特點來開展有趣的活動,并使他們能夠通過行動體驗生活來舒緩負面情緒。例如,可以在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和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中組織學生參加當地的民俗活動;春耕秋收之時組織學生參加農業(yè)活動體驗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幫助學生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并教會他們感恩。教師在小組活動中應更加鼓勵積極參與,幫助留守兒童獲得同學信任,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2.5社會對留守兒童應給予更多的實際幫助
鑒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待遇不平等,政府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以解決隨遷工人子女的上學問題,并改善留守地區(qū)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質量。在農村的留守兒童也要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和機會。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增加對農村學校的投資,不斷改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結語
留守兒童及其心理健康問題正在成為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迫切需要實際行動來干預治療。但是,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是城市務工人員,因此老師第一位擔任起留守兒童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責任。我們只有創(chuàng)建文件記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時進行心理治療,學生才更有可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玥.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4):167-168.
[2]龔曉菊,鄭以德.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4):167-168.
[3]李舒波,趙占鋒,張建勇,張靜,吳荻,胡世艷,崔鳴迪,崔民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與輔導研究——以貴州省金沙縣為例[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16,34(06):80-87.
[4]陳小燕,陳波.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