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鵬
摘要:平面幾何中能熟練運用的”K”型相似,也能夠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借此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意識到要對初中知識點的進行有效的整合并能加以運用。
關鍵詞:”K”型相似;解題核心;知識點的整合;發(fā)散思維
三、解題核心
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只會在意學生做題答案的正確與否,而對過程忽視或者不夠重視.誠然,做對答案的確很關鍵,但是學生的解題過程、解題思路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地方。
1、一題多解
在指導學生做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盡力避免的一件事就是不能讓學生的解題思路被我們所局限.例如,在勾股定理新課的學習中,利用正方形面積求出直角三角形斜邊長的過程中,正方形面積有的學生用補全圖形的方法,有的學生用分割圖形的方法,都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那我們就應該鼓勵學生用各種方法去解題,而不是將思維局限在一種方法里。
2、擇優(yōu)而解
在平時做題養(yǎng)成了一題多解的習慣后,緊接著就要讓學生在多種解法中感受,哪一種解法是我們在做題中寫起來最容易,最簡單,最不容易出錯的.那么在考試的時候,我們就能根據(jù)需要,找到多種解法中最便捷的一種,快速又高效地完成題目,更合理充分地利用考試的時間,去攻略試卷上的難題。
3、搭建知識宮殿
雖然一題多解有著如此的大好處,但問題在于很多學生在平時解題的時候就只能想到一種方法,甚至直接不會做,連一種方法都想不出,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舉個例子.在初三下學期開學,學生學完新課步入復習階段,讓學生在復習前和復習2個月后做兩套難度相似的試卷,我們會發(fā)現(xiàn)明顯復習后學生的解題能力相較復習前有很大的提高.這不光是因為學生通過復習重拾了以前遺忘的知識點,更因為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在自己腦海中構(gòu)建了一個知識宮殿,將整個初中三年的知識整合在一起,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與題目中的條件產(chǎn)生聯(lián)系,進而想出題目的解法。
所以其實數(shù)學解題的核心其實很好概括,就是四個字:發(fā)散思維.至于如何做到這四個字,那就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積累,整合所學知識,填充自己的知識宮殿.而我們作為數(shù)學教師,就更應該引導學生去多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教他們套公式,死解題.這樣的教師才能教好學生,學生也才能更好地解題。
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漢浦中學